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1-10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同比均增長約1.8倍,分別達到256.6萬輛和254.2萬輛,在汽車銷量中的占比已經達到了11%,進入快速增長期。
與中國新能源市場同樣實現快速成長的,還有廣汽埃安。去年的廣州國際車展上,廣汽埃安正式獨立運營,全面打造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一年過去,在品牌知名度迅速躥升的同時,廣汽埃安銷量持續增長,穩居10萬級以上主流市場前三,呈現出發展速度快、發展質量高的“埃安現象”,躋身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頭部行列。
11月19日,2021廣州國際車展如期而至。廣汽埃安以“IT"S AION TIME!”為主題參展,并以超千平米的獨立展臺,全面展示了埃安“先進、好玩、新潮、高品質”的科技品牌形象。正值品牌獨立一周年,廣汽埃安在展現品牌獨立以來創新成果的同時,還重磅發布了面向未來發展的雙碳規劃、混改進展、產能擴充、全新技術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傳遞出全面啟動混改后加速創新變革的魄力、決心和信心。
同時,廣汽埃安還全球首發“智行千里純電旗艦”AION LX Plus以及可實現“硬件即插即用,軟件常用常新”的廣汽星靈電子電氣架構,展現了未來科技創新賦能產品的無限潛力。
混改提檔加速
2021年,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逐漸明朗。一方面,經過幾輪市場洗牌,新創造車企業格局塵埃落定,沒有產品力和交付力的品牌已經被淘汰;另一方面,脫胎于傳統汽車企業的新能源品牌也加入這一戰場,成為新能源市場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廣汽埃安來說,從去年廣州車展宣布品牌獨立至今的這一年,是重要的品牌發展元年。這一年,廣汽埃安以打造“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為目標,不僅開啟了研發、智造、產業鏈、營銷服務、組織文化五大維度的創新變革,還同步實施了品牌的高端化和年輕化戰略。在品牌知名度迅速躥升的同時,廣汽埃安銷量持續增長,穩居10萬級以上主流市場前三,呈現出發展速度快、發展質量高的“埃安現象”,躋身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頭部行列。
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是,因為開發周期長、驗證周期長、投資回報周期長,汽車企業轉型注定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漫長、痛苦的過程。要想決勝新能源時代,組織體系的變革尤為重要,也最為復雜。習慣了“埋頭造車”的傳統車企不僅要打破舊思維的枷鎖,也需要盡快構建起適應新趨勢的企業體系和市場布局,尋找到新的力量源泉。
在組織體系方面,廣汽埃安無疑走在了傳統汽車企業的前列。一年來,通過全領域實施敏捷組織改革,實現了公司組織效率提升90%以上,創新軟實力全面提升。今年8月底,埃安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啟動,更是為品牌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表示:“廣汽埃安的組織體系進行了混改啟動,從有限公司馬上要進入股份公司。為了推進混改,我們與研究院進行了人員和研發業務的重組。廣汽研究院的三電研發團隊將近600號人,以及部分的專利技術、研發中心也轉到了廣汽埃安?!?/p>
據悉,廣汽埃安將持續加快各領域的創新步伐,明年將全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擇機上市?;旄牟粌H有利于廣汽埃安擴充資本實力,優化治理結構,實現多元化股東結構,同時也有利于建立企業創新體制機制,將為廣汽埃安注入更強有力的發展引擎,推動廣汽埃安加速釋放潛力,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變革動作全面鋪開
除了在組織體系領域上的變革動作,一年來,廣汽埃安在研發、智造、產業鏈、營銷服務等領域也全面開啟變革,并引領行業發展。
在研發領域,廣汽埃安始終堅持EV+ICV,用科技創新賦能產品全面升級。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超倍速電池技術、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三大原創電池核心科技,重新定義了新能源汽車安全、充電、續航新標準。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技術加速迭代升級,帶來了全新的用戶體驗??萍嫉某掷m創新讓埃安“先進、好玩、新潮、高品質”的品牌基因更加深入人心。
據悉,面向未來越發激烈的科技競賽,廣汽埃安將始終保持EV、ICV方面的持續領先。電池、電芯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否擁有自主電池、自主電芯生產線,成為車企是否擁有核心競爭力的硬指標。廣汽埃安將于明年底建成自主電芯生產線,彈匣電池、超倍速電池、海綿硅負極片電池等自主研發的電芯技術將實現自主批量生產,廣汽埃安在動力電池技術領域自研能力又迎來跨越式提升,掌握完全自主研發實力,并增強中國在動力電池全球競爭中的話語權。
古惠南透露,廣汽埃安會堅持“合作+自研”雙軌并行發展,堅持自主可控的研發和產業化,但是也會對外合作,“兩條路并行走?!睘榇?,廣汽埃安接下來會投資3.6億元建電池試制線,將于明年年底建成自主電芯生產線,預計到2025年,廣汽埃安在電池、電芯領域可實現一定比例的自給自足。
同時,廣汽純電專屬平臺GEP將進化到第三代,結合廣汽星靈電子電氣架構,在2023年推出全球領先的全新產品,可以實現硬件即插即用、軟件常用常新,率先讓智能輔助駕駛進入L4級全新時代,再一次實現“先人一步“,在EV、ICV領域持續領跑全球。
而在智造領域,目前,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的產能10萬輛/年,由于用戶訂單量激增,產能利用率已超140%。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為滿足用戶對埃安產品的需求,2022年初廣汽埃安將完成首個工廠20萬產能擴建,同時第二個20萬產能工廠也將在明年底建成投產,2023年將具備40萬年產能,助力廣汽埃安朝著“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的目標更邁進一步。
在營銷生態方面,廣汽埃安持續變革,打造了全球首家品牌直營店,并業內首創了“線上+線下、直營+經銷、車城+商超“的雙軌模式,實現“一口價、低庫存、高周轉”的營銷新模式,實現用戶價值全面升級,助力埃安品牌、銷量不斷邁上新臺階。截至目前,廣汽埃安已經在全國各大重點城市建設了166家車城店和113家商超店,渠道終端店數量累計已達279家。
星靈構架、AION LX Plus全球首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廣州車展上,廣汽全球首發下一代電子電氣架構——星靈架構,智行千里純電旗艦AION LX Plus全球首發,以實打實的產品和科技向人們展示了廣汽埃安決勝未來市場的硬實力。
汽車大大拓展了人們的活動半徑,也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隨著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發展,共享經濟、電子商務等新興運營模式的興起,汽車的應用場景和自身形態發生明顯變化。作為未來智能汽車的“數字底盤”,電子電氣架構是實現無人駕駛、智能座艙、豐富應用場景的關鍵。
此次車展,廣汽全球首發下一代電子電氣架構——星靈架構,可實現硬件即插即用、軟件常用常新,是一個可以讓汽車實現持續增值的平臺,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不斷為用戶創造價值。
星靈架構是由汽車數字鏡像云和中央運算機、智駕計算機、信息娛樂計算機三個核心計算機以及支撐純電、混動控制的區域控制器,配以高速以太網和5G等技術而構建成的車云一體化集中計算的電子電氣架構。
相比分布式架構由53個電子控制單元組成,星靈架構將控制器減少約20個,算力提升50倍,線束縮短約40%;同時通過搭載高速車載以太網,將數據傳輸速率提升10倍,從而實現硬件即插即用,軟件常用常新,讓升級像電腦一樣簡單。
同時通過制動、轉向、電氣系統的冗余設計,以及采用國密、SECOC等多種算法的獨立加密管理模塊,實現ASIL D級的超高安全可靠。
為簡化架構,克服底層軟件、代碼難以統一等一系列行業難題,廣汽組建了千人研發團隊,投入120億元歷經日夜攻關,成功研發出擁有150多項核心專利的星靈架構,其中發明專利占比80%以上。
廣汽星靈架構的到來,將為AION系列產品的智能化全面提速,帶來顛覆性的智能車體驗。其中,在自動駕駛層面,星靈架構支持L4級及以上高階自動駕駛,為用戶帶來高速+城市路況的全場景自動駕駛體驗,全面開啟未來智能出行生態。
在智能座艙層面,星靈架構可實現統一開發生態平臺,打造車載軟件開放生態圈。通過車載軟件快速開發迭代和智能化場景服務推薦,支撐軟件付費、生態服務運營、用戶個性化配置服務,及構建用戶、開發者、OEM企業等軟件生態圈,為打造商業模式創新生態全面賦能。
廣汽星靈架構實現軟件功能和智能化場景的快速開發與迭代,將極大促進電動化、智能化功能的快速進化,助力廣汽埃安打造更滿足用戶期待的產品。
同時,繼AION S Plus和AION V Plus后,廣汽埃安此次廣州車展又為消費者帶來了一款誠意滿滿的Plus新車——AION LX Plus,該車基于AION家族旗艦車型AION LX科技進化升級,定位“智行千里純電旗艦”,搭載了獨家自研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全球首創高性能兩擋雙電機“四合一”集成電驅和同級獨有3個第二代智能可變焦激光雷達,集三大行業頂尖“王炸科技”于一身,成為本屆車展最引人關注的新能源“明星”車型。
作為埃安品牌高端化的又一旗艦力作,AION LX Plus的到來,標志著廣汽埃安開始邁入產品全面升級的新階段。其不僅憑借擁有1008公里超長續航的動力電池黑科技提前終結了1000公里純電動車續航“軍備”競賽,還用2秒級的極致狂暴加速再次刷新中國最快車極速記錄。而第二代智能可變焦激光雷達+高算力智能駕駛計算平臺的軟硬件組合,讓AION LX Plus成為“高階智駕的新起點”,將實現L2++智能輔助駕駛批量交付,讓用戶先人一步體驗到埃安的科技力量。
廣汽“智享旗艦電動概念轎跑”TIME也在此次車展首發驚艷亮相。該車以“TIME(時間)”為主題,旨在以科技效率的提升促進高知精英人群的時間解放,融合子彈穿越流體的外結構與智圓行方的內空間,為用戶帶來未來與經典的碰撞與融合,進一步豐富了人們對未來智能出行的美好向往與憧憬。
品牌獨立一年來,廣汽埃安用科技創新賦能產品全面升級,營銷生態持續變革,品牌、銷量不斷邁上新臺階,組織體系創新軟實力持續提升,全面邁入“高速+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面向未來,廣汽埃安還將持續發力,為更多用戶帶來“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朝著打造“世界一流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的目標繼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