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佛寶山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 全省首個建在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的4A級景區

發布時間:2021-11-10 09:53:27  |  來源:湖北日報  

為保護樹木,用騾馬運材料,多花2000余萬元修棧道——

利川4A級景區建設為生態“讓路”

誰也沒想到,建景區像在深山老林里建高速公路一樣,用數十匹騾馬運輸材料。這樣的故事發生在利川市佛寶山景區。

10月25日,利川市佛寶山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成為全省首個建在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的4A級景區。

既要開發項目,增強游客體驗感,又要保護好生態。佛寶山景區如何踐行“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理念?11月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進行了探訪。

不破壞生態——

用20多匹騾馬運材料

海拔1400多米的佛寶山景區,坐落在利川星斗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的試驗區。群山環抱、薄霧繚繞、綠蔭蔥蔥,20多條瀑布從峽谷中飛流直下,猶如人間仙境。

記者看到,該景區已建成了棧道、玻璃橋、步步驚心、懸崖秋千、纜車等10多個人工景點。來體驗的游客,不時發出一陣陣尖叫聲、歡呼聲。

“沒有項目,游客不盡興。但要建項目,必須保護好生態和生物多樣。”佛寶山景區總經理賀超介紹,保護區共有維管束植物2033種,野生動物1746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6種、動物50種,項目建設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極高。

起初,景區計劃修便道,用車輛運輸材料,但實地勘測后立即放棄了這一想法。為減少破壞,景區找來了20多匹騾馬,招募了400多名工人,在陡峭的山路上肩挑背扛,一步步將材料運上去。建設過程勞動強度大、效率低。20多匹騾馬一天能運輸土石料約20立方米,如果有便道,一輛貨車一個小時即可完成;玻璃橋有100多塊玻璃,每塊重800多斤,需要20多個人抬上去。如果有吊車,20分鐘即可完成。

景區內,有一條寬2米、長3公里的架空棧道。棧道下方是茂盛的樹木。

“這樣做是為了不砍樹。”賀超表示,如果修地面棧道,就要砍掉至少6000方米的樹,改為架空棧道后,超過了樹的高度,有效保護了樹木,但這也讓景區多投入了2000余萬元。

不排污水——

自建污水處理廠循環利用

5日中午,正在給游客講解的景區工作人員王敏,看到地面一個白色塑料袋,迅速將其撿起,扔到一旁的垃圾桶。

“保護環境,人人都是保潔員。”王敏說,景區全體員工都隨時攜帶一個垃圾袋,只要發現地面有垃圾,就要及時處理。

佛寶山規劃總面積46方公里,現已開發10方公里。景區提出,身處保護區,絕不能留下一片垃圾、一滴污水。

此前,景區內有一個小型中藥材廠,數十位村民在工廠作業,每天會產生一些廢水、廢渣。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景區反復做工作,藥材廠最終外遷。

游客來了,生活污水怎么處理?景區投資800多萬元,鋪設了20多公里長的管道,建成了一個日處理630噸的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的污水,用于園林綠化灌溉,循環利用;旅游旺季,日均垃圾達到2噸以上,景區在道路上安放了300多個垃圾桶,均每隔20米一個,遠遠超出一般景區均50米/個的標準。收集的垃圾,每天轉運到30公里外的城區垃圾處理站。

不再偷偷砍樹——

200余村民依托景區增收

“游客多了,村民們也跟著受益。”在景區銷售莼菜、黃連等土特產的村民劉林說,一年純收入達2萬多元,還能照顧家人,希望景區的生意越來越好。

佛寶山景區4A創建辦主任田華云介紹,景區成立6年來,累計投入2億元,除開發景點和完善設施外,還開通了從利川市集散中心直達景區的旅游班車,新建了3個停車場,可容納車輛千臺,游客量逐年提升。今年前三季度,盡管受到疫情影響,游客接待量仍達到20萬人次。

目前,景區建設、運營已帶動周邊村民200余人就業,其中僅建設期就支付用工費1000多萬元,村民們在景區內擔任保潔員、銷售員等,收入穩定。同時,景區每年還帶動周邊村民銷售莼菜、黃蓮等土特產品數百萬元。

當地村民介紹,大伙在冬天有烤火的慣,以前,有人為省錢,偷偷跑進保護區砍樹當柴燒,被林業部門處罰。如今,在旅游的帶動下,他們或打工,或做點小生意,不僅不再砍樹,反而更加保護景區生態環境。

佛寶山生態綜合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徐于松表示,佛寶山是全國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佛寶山景區成為國家4A級景區后,利川市的4A級、5A級景區達到5個,這對利川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推進鄉村振興將發揮重要作用。(記者 雷闖)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