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91家公司違規受罰 近兩成個股已被風險警示

發布時間:2022-03-31 22:11:04  |  來源:中財網  

據統計,今年3月以來,A股已有91家公司違規受罰,其中ST股有17家,占比達到18.68%。相比過去,個股違規成本不再是頂格處罰60萬元,本月違規行為中,四家公司罰金超過百萬元。

從違規情況來看,這91家公司因為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未及時披露重大事項等違規行為,被證監會、滬深交易所等處理人下發了的相關處罰。

其中,違規受到罰金處罰的公司有10家,累計罰金為2194.23萬元。違規類型包括: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或其他問題;開出的處分涉及罰款、警告、責令改正、行政處罰。

據記者注意到,在違規公司中,ST股的數量多達17家,占違規公司的數量達到18.68%。其中,*ST艾格成為年內首只面值退市股,公司在3月31日迎來最后一個交易日。盤面顯示,3月31日,*ST艾格繼續跌停,公司股價報收于0.56元/股。對此,*ST艾格也披露公告稱,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票已連續第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2022年3月4日-2022年3月31日),已觸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的交易類退市規定。另外,*ST艾格因為資金占用和違規擔保,2020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已經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2020年年底正式發布的退市新規,在退市標準的科學性和退市流程的高效性等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在注冊制改革的契機下,市場環境將強化優勝劣汰,提高質次公司出清效率。”對A股而言,一市場人士據記者表示,隨著注冊制改革不斷深化,發行注冊節奏常態化,ST股的退市風險值得高度關注。

需要提及的是,2022年2月,滬深交易所、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和中國結算等五部門發布了《關于退市公司進入退市板塊掛牌轉讓的實施辦法》,明確適用范圍與各方職責、主辦券商承接機制制度化,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監管工作。

財通證券投資策略分析師李美岑認為:“在注冊制加快上市速度的同時,退市制度能夠保證資本市場中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從而保證資本市場行穩和遠。退市制度完善的同時,注意中小股東權益保護機制。目前的退市整理期和《關于退市公司進入退市板塊掛牌轉讓的實施辦法》為中小股東提供了時間來應對,也為后續股份轉讓做了保證。同時,上市公司由于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通過司法途徑尋求民事救濟或賠償。”

關鍵詞: 上市公司 實施辦法 信息披露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