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編寫者要具備更加出色的專業主義和職業倫理

發布時間:2021-10-14 08:49:47  |  來源:工人日報  

中學生給教材挑錯是用求實精神呼喚專業主義

“我在預滬教版英語教材時,發現第95頁有點小問題。3張小昆蟲的照片按英文說明分別應該是蝴蝶、螞蟻和蜜蜂,圖片上卻是蝴蝶、螞蟻和食蚜蠅……”據10月12日新華社報道,日,遼寧沈陽市一中學生把自己的發現反映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社回復:“我們咨詢了生物方面專家,確實弄錯了。我們將上報相關部門準備修改。”

面對教材上的錯誤,一些中小學生不迷信權威、敢于質疑,有表達的意愿,并將這種意愿轉換為行動,值得點贊。

教材作為一種公共文化產品,有啟智增慧、培根鑄魂、立德樹人的功能,且受眾面較廣、使用人數較多,因此,教材內容的準確絕非小事。

然而,看過教材的人很多,發現問題的人卻很少,為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述報道中的這位“00后”中學生,從小就熱愛生物和自然科學,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觀察能力,因此可以捕捉到容易被他人忽視的細節。同時,這位中學生有“問題意識”和求真務實、嚴謹的態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長,包括這位中學生在內的不少“00后”正在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贏得人們的信任和社會認同。“00后給教材挑錯”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00后”自信、有為的一面。

面對“00后給教材挑錯”,出版社方面能夠做到虛懷若谷、從善如流,這體現出了良好的專業主義和職業倫理。教材不僅具有傳授知識的功能,也有塑造精神世界的功能,出版社方面要引以為鑒,對教材編寫多些尊重和敬畏,以更加審慎細致、精益求精的姿態做好編輯、出版工作。

在社會分工越來越專業化、精細化的當下,教材編寫也要更加專業化、規范化。一些教材編寫涉及多學科知識交叉,需要“術業有專攻”,無論是相關部門還是出版社,都要多一些“繡花功夫”,多一些“錙銖必較”。

“00后給教材挑錯”既是為“00后”正名,也是對教材出版機構的提醒:教材編寫者要具備更加出色的專業主義和職業倫理。(記者 楊朝清)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