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中考改革和“雙減”政策使得學校體育工作越來越受重視

發布時間:2021-10-14 08:31:29  |  來源:廣州日報  

校內體育課可以更有趣

在體育中考改革和“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學校體育工作越來越受重視。可是,日前,新京報發起的網絡調查顯示,六成受訪者稱孩子不喜歡校內體育課。七成以上的孩子就讀小學階段的受訪者表示每周體育課不少于四節。但課程內容枯燥、體育課經常因天氣、期末考試等原因被占用的現象仍然存在。

年來,對于學校體育課空前重視,原因在于,在體育強國建設和全民健身計劃推行的大背景下,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不強、肥胖率和視率未得到有效遏制的現狀,讓加強中小學生體育鍛煉已成了社會持續關注的焦點。

教育部門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的決心和力度很大。做好了頂層設計,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強調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明確了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發揮“指揮棒”作用,出臺政策將體育成績納入中考,并將落實體育課的情況作為學校、校長和教育行政部門考核的重要指標。可是,在執行過程中,卻難免出現各種偏差。誰又能料到,正處于愛跳愛鬧年紀的中小學生,會不喜歡體育課?

這當然不是學生的問題,而應該從體育課上找原因。事實上,“雙減”政策實施后,不少中學生周末都轉戰各類體育培訓班,打籃球、踢足球、擊劍、游泳……忙得不亦樂乎。而與之相對照的是,在網絡調查中,受訪者表示,體育課存在課程內容枯燥、經常因天氣和考試等原因被占用的情況。正如網友評論所說,“要不被占用,要不就是在操場上跑圈,這樣的體育課誰會喜歡?”

不少學校也反饋,校內體育課搞不好,是因為存在師資不足、場地不完善等問題。這當然是客觀原因,但并不是校內體育課無趣的理由。在花都一所鄉村小學,一個體育老師一條跳繩,就能把全校的體育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培養出幾十個世界跳繩冠軍。歸根結底,還在于教師對校內體育課的認識不足。當前,保障體育課時和體育活動時間是硬指標,必須要做到,但觀念的改變并非一天兩天可以做到。長期以來,怕學生出現安全事故,讓體育課都上得很“文明”,難以達到“野蠻其體魄”的目的;而長期應試的教學模式,也讓學校更注重技術和動作,而忽視了體育的游戲本質,導致趣味不足。

要改變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不喜歡體育課的現狀,把校內體育課上好,不妨分類推進、循序漸進。條件欠佳的學校可以先保證體育課的時間,條件好的學校可以不斷提高體育課質量,開設更多元更有趣的課程,讓學生們喜歡上體育課。(記者 譚敏)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