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CPI影響有限
2020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動的PPI上漲是否會傳導至CPI?未來CPI走勢又將如何?應著重注意哪些方面?針對以上問題,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8月份,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做好保供穩價工作,消費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價格平穩運行。此外,雖然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但目前對CPI影響有限。
CPI漲幅回落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了2021年8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數據顯示,8月CPI同比上漲0.8%,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PPI同比上漲9.5%,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梁婧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8月份,CPI繼續低位回落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豬肉價格下降帶動食品價格降幅擴大。在供給增加、需求放緩綜合影響下,豬肉價格同比降幅繼續擴大,下降44.9%,降幅比上月擴大1.4個百分點,這也帶動了食品價格同比降幅較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至4.1%。第二,受疫情、汛期、油價下降等因素影響,飛機票、賓館住宿價格同比漲幅放緩,交通和通信價格同比漲幅回落1個百分點至5.9%,非食品價格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至1.9%。
雖然8月份CPI有所回落,但當前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是否會引起CPI走高,令市場格外關注。
“一般來說,能源、工業原材料等商品價格上漲對終端消費者傳導主要是通過產業鏈供應鏈的成本傳導途徑。例如,上游原油價格漲價,勢必提升下游汽柴油價格,生產和經銷商就會把上游成本轉嫁給中下游企業和消費者。如果消費品價格長時間漲價,可能引發工資、物價螺旋上漲等。”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對本報記者說道。
周茂華表示,從國內物價指標及分項來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高對終端消費品價格影響有限。但大宗商品價格維持高位運行對部分下游企業經營影響仍明顯,且近期焦煤及部分有色金屬價格飆漲,國內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措施仍不能松勁,并應加強市場預期管理。
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李全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但未來對CPI的傳導有限。因為下游大型廠商的生產合同是去年談定的,短期內較難傳導到商品末端。
梁婧則表示,從短期來看,未來疫情變化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其對全球生產供應的恢復會帶來影響。同時,美國等主要經濟體需求持續改善,供需矛盾仍將存在,大宗商品價格仍將保持高位。但從長期來看,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概率上升,四季度或出臺Taper措施。此外,如果疫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全球供應體系將有所恢復。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動力將有所減弱。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本報記者表示,整體上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趨勢已經放緩或有所回落,個別商品供需仍有矛盾導致8月價格上漲。但由于食品價格下跌趨勢短期不易扭轉,CPI仍將保持低位震蕩走勢,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整體有限。
預計CPI將延續溫和走勢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從下階段看,工業品價格保持高位會持續一段時間。由于上游價格上漲幅度比較大,對中下游行業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下階段要繼續加大保供穩價力度,增加對下游行業、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保持物價總體穩定。
對CPI下階段的走勢,梁婧表示,未來需要重點關注以下三方面,第一,上游成本向中下游傳導帶來的影響??紤]到上游價格還將保持高位,其影響將逐步向中下游傳導,在需求總體偏弱的背景下,這將擠壓中下游企業盈利空間,不利于生產和投資的擴大。特別是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其經營壓力將因此進一步加大。
第二,關注大宗商品、豬肉等影響物價的重點商品價格走勢。要做好保供穩價工作,穩定市場預期。同時,今年環保限產壓力仍然較大,會對鋼鐵等相關產品價格帶來一定上漲壓力,需要做好“先立后破”,處理好環保限產與穩定物價之間的關系。
第三,港口物流成本上升和周轉效率降低沖擊外貿企業尤其是外貿中小企業經營。今年以來,我國出口保持快速增長,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港口中轉效率明顯降低,出現了“一箱難求”“一艙難訂”的情況,物流成本上升,庫存積壓,加之原材料成本上升,這將對企業現金流、盈利產生較大影響。
“未來一段時間,隨著國內疫情有效控制、汛期季節性影響消退,國內出行、消費等活動逐步恢復,非食品價格漲幅將有所回升。但豬肉價格仍將是主要拖累因素,國內消費恢復仍將相對滯后,預計CPI將在低位小幅回升。”梁婧說。
周茂華表示,從趨勢看,未來幾個月國內物價或將整體延續溫和走高態勢。一是季節性因素。隨著肉類需求淡季逐步過去,受國內豬肉收儲影響,豬肉價格趨穩。二是國內疫情受控、疫苗推廣、就業市場整體穩定,經濟活躍度逐步提升,內需仍穩步恢復。三是基數效應逐步減弱。
溫彬則表示,下一階段,原材料價格上漲、價格傳導不暢仍將對企業形成沖擊,要做好宏觀政策的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措施,對供需矛盾較大的煤炭、有色等物資加大儲備投放力度,進一步實施中小企業政策紓困,幫助企業應對原材料漲價影響。
李全表示,下階段CPI將企穩回升。當前,國家對畜肉類產品的收儲正在實施,豬企的生產經營也趨于理性回歸,未來一段時間,相關商品的價格回歸將改變CPI漲幅下行的狀態。(記者 孫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