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少電”到價格飛漲 供應商風險引發關注

發布時間:2022-02-24 13:44:11  |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一年多來,汽車供應鏈上的“缺芯少電”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對于面臨產業變革中的汽車供應商,如何對企業進行全面科學評估,發現潛在風險,及時進行補救,已經成為行業面臨的一個現實課題。

2月22日,由中汽數據有限公司(簡稱“中汽數據”)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于天津舉辦的“2021年度汽車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成果分享會”上發布的一系列成果中,《汽車行業供應商風險等級評估研究報告(2021)》(簡稱《報告》)為破解這一難題帶來新思路。

供應商的風險

《報告》從動力系統、電子電器、底盤部件等八大領域選擇了57家供應商作為樣本,并利用其公開信息進行了評估。

據介紹,中國汽車行業的供應商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共有7個一級指標,22個2級指標。其中,一是在納稅情況方面,86%的企業三年曾被評為A級納稅人,表明企業納稅情況良好。二是企業研發能力,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滿分為15分,均分為10.7分;40%的企業獲得滿分,60%的企業獲得10分以上,這說明大部分企業對于研發能力的重視程度較高,但行業呈現的水仍然參差不齊。三是在技術能力方面,82%的企業獲得過相關的榮譽稱號。

同時,該評估也發現了供應商的風險點。其中,所有樣本企業均有10%以上的直接供應商和19%以上的間接供應商存在法律風險,法律合規是保障企業穩健前行的重要基礎。這其中,71.2%的風險主要是行政處罰記錄,36.6%是被執行人的行政處罰記錄主要集中在環保稅收和消防安全等方面。

在供應商的質量保障能力方面,74%的樣本企業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均60.7%的直接供應商具有當前有效的質量體系認證。在間接供應商中,均53.9%的間接供應商有質量管理體系,其中25%的間接供應商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低于直接供應商的認證比例。

如何破解難題

《報告》中,依據創新型中國汽車行業供應商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從企業的經營、采購保障、質量保障、環保合規等方面,構建汽車產業供應商風險評估量化體系,并對重點領域50余家供應商企業的風險進行評估,識別汽車供應鏈管理的薄弱環節,助力提升汽車供應鏈安全系數,增強供應鏈韌

其中,就環保情況而言,隨著國家環保督察能力加強,大部分零部件企業對自身的環保合規情況較為重視,但是對其間接供應商環保合規能力缺乏,尤其是我們的二級三級供應商。其中也反映出,目前我國零部件市場規模較大,但龍頭企業依然較少,缺乏核心技術,這也是導致我國面臨“缺芯”難題的主要因素之一。

針對上述結果,《報告》建議供應商企業重點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保證供應鏈安全。一是加強對供應商合規能力的管控,推動供應商完善管理體系建設,并對一些諸如環保違規等行為進行整改。二是通過加大研發人員、資金投入,提高企業自身的研發能力、生產能力。三是提高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方面社會責任的意識,并加強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成效的宣傳。

向高質量發展

年來我國汽車工業持續的保持著一個高速增長的態勢,并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2021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增長3.4%和3.8%,結束了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下的趨勢。

上述情況,從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的角度看,加強對零部件企業的管理,對于構建安全可控的供應鏈體系,保障我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年來由于汽車缺芯等問題,引發了供應鏈的問題,暴露了國內汽車供應鏈中的部分管理措施不到位、抗風險能力不足的問題。

因此,開展供應商管理也有助于汽車行業的降碳脫碳,帶動汽車產業實現“雙碳”目標。目前,汽車行業是碳排放的重要管控領域之一,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加快發展,汽車生命周期碳排放從傳統燃油車使用階段,逐步向汽車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生產階段來進行過渡。開展供應鏈減碳,對于實現汽車行業的“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全球汽車行業已有多家企業制定了汽車全生命周期的“雙碳”目標,帶動其供應商開展減碳工作。

來,汽車零部件行業已經出現了佛吉亞收購海拉控股權合并成立FORVIA,大陸集團擬“一分為四”進行拆分等新變化、新格局。面對全球汽車供應鏈上不斷出現的新動向?!秷蟾妗分赋觯斍叭蚱嚬湼窬终诩铀僬{整,要進一步提高我國在全球汽車供應鏈市場的話語權,占領未來全球汽車供應商競爭的制高點,必須加快我國汽車供應商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芯片 價格,供應商,風險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