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區構建“三大體系”有序推進小學非紙筆化測試改革

發布時間:2022-02-24 06:58:06  |  來源:重慶市教委  

為全面落實“雙減”政策,提升區域教育質量,開州區深度聚焦素質培養、校內減負、任務落實“三個方面”,構建測試內容、科學評價、行動支撐“三大體系”,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充分發揮教師、學生的主導主體作用,扎實有序推進小學非紙筆化測試改革。

第一,聚焦素質培養,構建測試內容體系。一是劃設測試紅線。主動對標學科課程標準,科學劃設紙筆化測試與非紙筆化測試紅線,堅持測試內容與課標學習要求、能力要求、學科素養等10類指標內外相通、大致一體,嚴禁學校隨意拔高(降低)難度、超出范疇。二是堅持五育并舉。全面拓展延伸測試內容深度廣度,堅持智育與德育、體育、美育、勞育并重并舉,學業水平與內涵發展同考同析,引導學生從小養成勤學好問、善思篤行的好習慣。三是注重生活體驗。緊盯機械式、填鴨式等紙筆化測試現狀,牢固樹立“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育人理念,以幼小銜接為起點,堅持“游戲活動+通識性教育”雙措并舉,探索實施學業展示、游園活動等交互式、體驗式非紙筆化測試方式,確保學生學用結合。

第二,聚焦校內減負,構建科學評價體系。一是改革測評方式。探索增加非紙筆測評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分值占比,新增游戲活動、才藝展示、日常表現、口語交際、實物表達等21個測評渠道和分值,打破試卷測評“單一—集中—單一”怪圈,全面檢驗學生課上課下學習成效。二是建立測評標準。堅持目標導向和過程管控有機結合,牽頭制定和修訂《開州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考評辦法》,按照目標、標準、適用范圍等內容進行合理權重,設置“ABC”梯次培養機制,形成考核等級21類、考核具體指標30項。三是強化測評運用。綜合運用追責問效、一票否決等手段,將測評結果與教師績效工資、師德師風、年度考核、評優晉級等同步掛鉤,引導教師全面落實“雙減”要求。

第三,聚焦任務落實,構建行動支撐體系。一是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成立“雙減”工作專班,面上制發校內減負提質文件2個、五項管理專項文件5個、科學布置作業文件1個、減輕校外培訓負擔文件5個。建立“雙減”工作督導檢查機制和經費保障機制,點上組建區級督導檢查組6個,指導學校按照不低于教研經費2%“硬性”規定予以落實,以制度建設推動常態長效。二是扎緊扎牢教研網格。建立區、片、校“三級”聯動教研網格,聯合區教師進修校開展“雙減”教研指導進學校、進學區、進集團活動,建立需求式清單120張,歸集共性問題45個,制定“一校一策”教研策略60個。三是建好用好載體活動。制定非紙筆化師能提升計劃,廣泛開展學科教學、科研提質等師訓活動,堅持新教師、青年教師、老教師一體化培訓。充分發揮44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9個學科中心組示范作用,扎實開展送教送課送講座送關愛和課堂診斷等“四送一診”專項活動,加快教師由合格向優質邁進。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