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汽車的終極形態是什么?沒有方向盤,無需人類駕駛;車內不分駕駛、副駕駛座,乘客只需要放松地坐、躺在車內;全程只需要語音與汽車交流,它就能在充當司機的同時,充當智能助理……在昨天舉行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帶來了他的答案:一輛汽車機器人。
首款L5級“汽車機器人”亮相
在世界大會上亮相的這款汽車機器人可謂“顛覆”:外觀上,自動鷗翼門、全玻璃車頂與外部傳感器融為一體,極具科技感。在內部,汽車機器人車內不設方向盤、踏板,并擁有超大曲面屏、智能控制臺、變光玻璃、零重力座椅等智能化配置。
該汽車機器人主要通過三重能力服務于人:具備L5級自動駕駛能力;具備語音、人臉識別等多模交互能力,分析用戶潛在需求,主動提供服務;此外汽車機器人還具備自我學習和不斷升級能力,是服務各種場景的智慧體。百度聲稱,這款車不僅無需人類駕駛,而且比人類駕駛更安全。
在河北阿那亞社區內,幾位嘉賓第一時間體驗了汽車機器人。汽車機器人全程自動駕駛,順利應對了無保護左轉、避讓行人和其他車輛等復雜場景。
李彥宏說,作為未來汽車的最終形態,汽車機器人將具有自動駕駛、智能助理、忠誠陪伴和自我學習等功能特點。“未來不搭載無人駕駛技術的車,可能就不好賣了。”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這樣說。
“蘿卜快跑”上能打到無人車
目前,汽車機器人還只是一款概念車。公眾要想體驗到無人車的服務,將首先接觸到自動駕駛出租車。在百度發布的無人車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 APP上,普通消費者能夠打到具備汽車機器人雛形的百度Apollo無人車。經過8年發展,百度Apollo已經從技術驗證階段進入到規模化商業運營階段,推動自動駕駛行業進入下半場。
最新披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已累計接待乘客超過40萬人次,測試里程超過1400萬公里,自動駕駛專利數量超過2900件,目前已在北京、廣州、長沙、滄州四城開放載人服務。
據悉,以北京亦莊為例,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現在每天在亦莊的完單量是500單以上,部分訂單覆蓋了早高峰和晚高峰期間,已經初步具備了公共道路上相對復雜城市路況的適應能力。在用戶體驗方面,目前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尚未實現完全“無人”。考慮到人們嘗試全新事物時的體驗和心理狀態,在首鋼園區內,雖然百度提供的是無人車服務,但仍在副駕駛座上配備了安全員,為乘客提供講解的同時也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據透露,百度目前正在部分城市申請主駕無人的上路測試。
切忌“神化”自動駕駛
近一年來,智能汽車問題頻發。前有沸沸揚揚的特斯拉“剎車失靈”事件,后有年輕企業家近日在疑似開啟蔚來汽車輔助駕駛功能時出現交通事故身亡。8月16日,在特斯拉發生多起事故后,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對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進行安全調查。盡管這些車目前都還未做到自動駕駛,只是輔助駕駛級別,但相關事件仍然讓人們對自動駕駛的信任蒙上了一層陰影。
百度副總裁、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王云鵬向本報記者回應稱,回顧人類科技進步的歷程,無論航空、汽車或是其他領域,每一次重大事故都會促使行業進入深刻的反省,相應地行業在技術能力、運營能力和安全管理方面都會走上新的臺階。他說,百度Apollo永遠堅持安全第一,只有在確保安全后,才會謹慎開始商業服務。
“行業要理性引導公眾對自動駕駛有一個合理預期,既不要妖魔化,也不要神化,避免誤導公眾。”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副總裁、首席安全運營魏東提醒,對待自動駕駛商業化要有足夠的耐心,避免急于求成,避免拔苗助長。
在理性引導、避免夸大宣傳方面,8月16日,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社交媒體發文,呼吁媒體和行業機構統一自動駕駛的中文名詞的標準,避免夸張的宣傳造成用戶使用的誤解:“L2、L3什么的用戶聽不懂,建議統一名稱:L2=輔助駕駛,L3=高級輔助駕駛,L4=自動駕駛,L5=無人駕駛,最大化地控制期望值。”
針對行業內近來出現的輔助駕駛安全事件,魏東分析:“L3和L4中間是有一道坎的,只有到了L4級別和以上才是真正由機器主導的自動駕駛。在L3以下,輔助駕駛都是以人為駕駛主導的。”一些車企在宣傳時應避免誤導公眾。(記者 孫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