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事局踐行服務雙區建設 為工程添保障

發布時間:2021-11-11 13:24:40  |  來源:工人日報  

為工程添保障,為企業辦實事,為執法解難題

深圳“雙區”建設中的海事力量

為推進交通強國海事建設,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海事局踐行“服務‘雙區’建設,海事要先行”。日,《工人日報》記者實地走訪深圳,了解“雙區”建設中的海事力量。

“深中衛士”保障樞紐施工

“今日進場總人次50,今日出場總人次11,當前在場人數39。”10月24日,在深圳至中山跨海通道施工項目(以下簡稱深中通道)西人工島沉管隧道現場,施工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為了保證安全,每位施工人員的進出都會由人臉識別系統逐一記錄下來。

深中通道項目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后又一世界級“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集群工程,是連接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溝通珠三角城市群、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交通紐帶。

深圳轄區的深中通道施工水域水文復雜、施工船舶眾多,周邊高速客船、油船、貨運船舶往來頻繁。高密度的施工船舶和轄區復雜的通航環境給海事保障帶來了較大難度。深圳海事局抽調精干力量組建“深中衛士”先鋒隊,保障深中通道建設安全。

“我們建立‘一標段一檔案、一船舶一檔案’工作制度,在每一次沉管安放時都會提前制定專門的工作方案,安放時出動海事船艇對施工水域周邊進行安全警戒工作,提供24小時不間斷安全保障。”深圳寶安海事局副局長許廣巖向記者介紹說。

“放管服”改革降低企業成本

“以前到市海事局辦理業務,往返需要3個小時,船廠安排了兩名員工專門負責辦理危險品申報、船員相關業務,現在只需要5分鐘,一些業務船長就可以帶著船員直接辦了。”10月24日下午,在深圳南山海事局政務自助服務站,深圳友聯船廠港作拖輪船長張伍喜帶著船員周歡歡辦理船上見申請。

張伍喜說,對于經常在海上的人來說,只能在靠泊時辦理手續,如果船舶晚上靠泊,他們就要專門留出一天時間辦理手續。現在7×24小時的海事政務自助服務站為他們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成本。

深圳南山海事局持續開展海事業務“放管服”改革,不斷探索創新監管服務方式,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今年8月,我們針對9個政務事項推出了13項政務改革舉措,實現了月均400余單業務極簡審批。有效化解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多次往返跑、認證繁雜難、證明材料多等難點堵點問題。”南山海事局政務中心主任李娟介紹說。

智慧海事服務海上執法

帶上VR眼鏡后,一艘集裝箱船的駕駛臺便呈現在眼前。由南山海事局長志創新團隊自主研發的海事系統內首個虛擬現實類的信息化項目“港口國監督檢查與培訓與模擬系統”(以下簡稱模擬器)讓人感到猶如置身于航船之上。

“模擬器可以模擬現實場景、再現真實案例,通過模擬器設置現實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對學員進行培訓考核,有效解決了船員培訓實操成本高等問題。”南山海事局媽灣海巡執法大隊隊長、長志創新團隊負責人宮福忠介紹,2020年利用模擬器開展船員培訓5446人次,按2萬元每人次計算,幫助轄區企業節省培訓資金1.1億元。

南山海事局“深海女子開箱隊”研發的海事綜合執法智能AR支持系統可以快速調取后臺數據,準確查詢和識別危險貨物信息,同時實現語音控制錄像、拍照、數據傳輸等功能。不僅解放了海巡執法人員的雙手,還可以將查驗畫面同步傳輸給報關員,貨主“零跑腿”“零接觸”便可實時參與開箱查驗過程,通過科技創新確保安全監管和疫情防控同步進行,彰顯“雙區”建設中的海事力量。(記者 時斕娜)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