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許亞杰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11月11日 T2 版)
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嚴博禹在本屆進博會上表示,對保時捷全球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和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不僅是保時捷至關重要的市場,更已成為推動保時捷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引擎。
按照規劃,到2022年,梅賽德斯-奔馳將為其服務的所有細分市場提供純電車型。圖為旗艦豪華純電車型全新EQS。
到2021年年底,寶馬在全球的生產基地都將實現“碳中和”,包括寶馬在沈陽的工廠。到2023年,寶馬集團計劃在中國市場推出12款純電動車型,覆蓋目前幾乎所有細分市場。 視覺中國供圖
在第四屆進博會上,多數跨國車企均選擇了攜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參展,并再度明確了各自的可持續、低碳、綠色發展目標。作為氫能源汽車領跑者,豐田汽車展示了兩款北京2022年冬奧會氫能源保障用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曲俊燕/攝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大眾汽車品牌、奧迪品牌和保時捷品牌再次亮相進博會,并展出6款亮點車型,包括5款純電動汽車和一款概念版電動車型,呈現集團在推進電動化轉型的最新進展和成果。
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的時間窗口,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注定會給人們留下不一般的印象。
“進博會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提高服務貿易水平的展示窗口,同時也為仍在抗擊疫情的全球經濟注入一針強心劑。”在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看來,今年進博會的主題是“新時代,共享未來”,這其實就是強調在疫情“新常態”下,更要促進多邊合作和自由貿易,推動數字化進程,倡導可持續的未來。
記者了解到,本屆進博會共吸引了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900家展商參會。其中,戴姆勒、寶馬、大眾、奧迪、保時捷、特斯拉、沃爾沃、豐田、日產等十余家跨國車企集體亮相,系統展示了它們對中國市場的本土化運營戰略。值得注意的是,多數跨國車企均選擇了攜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參展,并再度明確了各自的可持續、低碳、綠色發展目標。
“碳中和”“綠色發展”“新時代”——這些關鍵詞為“進口”寫下了更加令人心潮澎湃的注腳。一個個遣詞造句中的“小”變化,折射出中國汽車市場乃至中國經濟的“大”轉型。
跨國車企齊聚進博會釋放“電能”
作為連續4次參加進博會的德國豪華車品牌,寶馬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顯然不一般。
“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寶馬集團生產和研發網絡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高樂坦言,對外開放政策不僅為中國帶來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也讓包括寶馬集團在內的眾多跨國企業受益。“今天,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全球創新的重要驅動力。”
本屆進博會期間,寶馬集團帶來了由技術旗艦BMW iX以及創新BMW i4兩款純電動車領銜的共計6款進口車型,集中展現了在電動化領域的最新成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寶馬展臺的一大特色是設立了可持續發展主題專區,通過視頻、環繞式布展設計等方式,為參觀者打造沉浸式觀展體驗。
高樂坦言,作為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受益者,寶馬將積極響應中國政府的號召,為促進開放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作出貢獻,并繼續回饋中國社會。“我們在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產品、更優化的客戶體驗的同時,也將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堅定支持中國的低碳經濟發展。”
“在中國,寶馬正采取整體全面的減排方法,涵蓋汽車整個生命周期和價值鏈,包括供應鏈、生產、使用乃至回收環節。”他舉例說,到2021年年底,寶馬在全球的生產基地都將實現“碳中和”,包括寶馬在沈陽的工廠;到2023年,寶馬集團計劃在中國市場推出12款純電動車型,覆蓋目前幾乎所有細分市場。
就在本屆進博會期間,從寶馬集團德國丁格芬工廠出發的約120輛BMW汽車搭乘中歐班列,順利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并完成相關清關手續。這已經是今年10月以來的第三列“寶馬專列”。寶馬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中歐班列經由成都進口的每一臺BMW和MINI品牌汽車,在物流上將平均減少56%的碳排放。未來3年,預計每年經由成都進口的BMW和MINI品牌汽車將達1.2萬輛。
寶馬設定了透明而宏偉的減碳目標:到2030年,寶馬集團平均單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較2019年降低40%,減碳總額達兩億噸。其中包括供應鏈端降低20%、生產層面降低80%、使用階段降低50%。
據了解,為了加強與合作伙伴和供應商的合作,實現全價值鏈減排,寶馬攜手寧德時代、延鋒國際、首鋼集團、國網電動以及特來電等供應商和合作伙伴,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共同發起“產業鏈綠色轉型倡議”,積極探索產業鏈減排路徑,支持包括汽車行業在內的各個產業的綠色轉型。
“中國對于我們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電動化轉型至關重要,寶馬集團堅定支持中國的低碳經濟發展。”高樂總結說,可持續發展理念正在重塑國際綠色進出口貿易,寶馬不斷踐行可持續發展,為中國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做出積極貢獻。
事實上,在第四屆進博會上主打“綠色”理念幾乎成了各大汽車巨頭的共同選擇。
無論是攜大眾汽車品牌、奧迪品牌和保時捷品牌亮相的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還是展臺面積達700平方米的戴姆勒,無不將此次進博會當作展示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創新成果的絕好機會。
記者了解到,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大眾汽車品牌、奧迪品牌和保時捷品牌再次亮相進博會,并展出6款亮點車型,包括5款純電動汽車和一款概念版電動車型,呈現集團在推進電動化轉型的最新進展和成果。同時,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零碳時代,智電未來”的參展主題也呼應了進博會“新時代,共享未來”的主題。
“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再次參加進博會,通過這一平臺,我們能夠向公眾展示集團助力中國可持續發展和踐行碳中和目標的堅定承諾。”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公共事務與合資企業事務部負責人劉云峰介紹說,“今年,我們重點展示了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攻勢、零碳發展戰略愿景以及在生產制造等環節的階段性成果。”
一方面,大眾集團旗下的大眾品牌、奧迪品牌和保時捷品牌都積極參與,帶來了亮點車型,包括大眾ID.家族、奧迪e-tron 以及保時捷Taycan;另一方面,觀眾既可以在展臺上通過AR來體驗MEB新能源平臺的亮點,了解開邁斯不斷拓展的充電網絡,同時也能領略到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以及e-tron等新能源技術創新的最新成果。
“在節能減排方面,中國的成就有目共睹。從此次進博會我們也能看出,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經濟綠色轉型的先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教授分析指出,自從中國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已經從金融業、政策扶持、行業驅動等多個層面推動企業節能減排。
盤和林告訴記者,無論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還是發展數字經濟,中國都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轉型。“中國不僅有強勁的數字經濟發展態勢,也積極參與了《數字貿易協定》。未來將以數字技術輸出來改變和引領全球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他說,節能減排和數字經濟或將成為今后全球經濟發展的兩大關鍵詞。
既要作全球汽車市場的“壓艙石”,也要作技術創新的高地
“今年恰逢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對于梅賽德斯-奔馳而言,這過去的20年無疑是我們在華100多年歷程中的一個華彩篇章。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繼續秉持‘在華發展,與華共進’的理念,不斷擴大投資,拓展戴姆勒在華戰略布局。”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坦言,“戴姆勒已連續四年參加進博會,對此我們深感自豪。”
正如他所說,戴姆勒十分珍惜此次參展的機會,一股腦地展出了旗下品牌核心進口產品陣容。從旗艦豪華純電車型全新EQS、梅賽德斯-邁巴赫S級轎車領銜的7款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到一款基于梅賽德斯-奔馳6x4卡車底盤Arocs打造的高度專業化的應急救援卡車,戴姆勒試圖展現自己持續踐行擴大在華投資、為中國客戶帶來更多豪華乘用車和卡車產品的長期承諾和誠意。
據介紹,僅在過去5年,戴姆勒就與本土合作伙伴共同投資了300多億元人民幣,不斷拓展在華布局。今年秋天,總投資達11億元人民幣的全新戴姆勒中國研發技術中心在北京正式啟用。唐仕凱表示,該研發技術中心將進一步強化戴姆勒在中國和全球的研發布局和技術實力,設施完備的研發技術中心將聚焦重要技術趨勢和本土創新,并大幅加快包括電動車在內的梅賽德斯-奔馳產品的本土化。
按照規劃,到2022年,梅賽德斯-奔馳將為其服務的所有細分市場提供純電車型。從2025年起,每款車型都將向客戶提供純電版本選擇。“在市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梅賽德斯-奔馳將在2030年前作好全面純電動的充分準備。”他介紹說,未來推出的大部分純電車型將引入中國市場甚至在華本土化生產。未來幾個月里,全新EQA SUV、全新EQB SUV、全新EQS以及全新EQE將在中國市場陸續推出。同時,梅賽德斯-奔馳重型牽引車預計將在2022年第四季度投入本土化生產,它將結合戴姆勒卡車的先進技術和工程專長,并為中國客戶需求量身定制。
資深汽車媒體人、汽車行業分析人士楊小林發現,跨國車企將研發中心搬往中國,是為了更好地傾聽中國消費者的聲音,而這足以證明中國對跨國車企乃至全球汽車市場的重要性。“從造型設計到智能網聯功能,很多新車都十分注意瞄準中國消費者對喜好。”他認為,這種產品定制化的趨勢,實際上也反映出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升級仍然動力十足。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繁榮程度,之前人們幾乎是難以想象的。”楊小林向記者直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芯片供應不足等問題對全球汽車市場的巨大破壞,中國汽車市場依然拿出了亮眼的表現,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銷量連創新高,堪稱全球汽車市場的“壓艙石”和“定海神針”。
“保時捷進入中國市場這20年,正值中國經濟蓬勃發展、汽車行業快速變革、中國人民日益富裕的時期。我們很榮幸能夠成為中國發展歷史中最宏偉篇章的一部分。”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嚴博禹說,對保時捷全球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和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也成為保時捷打造未來核心競爭力的主戰場之一”。
據介紹,進入中國市場20年來,保時捷不僅收獲了超過60萬名中國用戶,還俘獲了不計其數的車迷,也收獲了保時捷中國員工、合作伙伴的信賴。本屆進博會期間,保時捷展出了第一款純電動跑車Taycan家族的后驅版Taycan和Taycan 4S,以顯示其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的決心。
“在中國,數字化的發展比其他市場更加快速,對創新的需求也更加強烈。在很大程度上,中國將在未來10年內重新定義汽車行業。”嚴博禹向記者強調說,中國不僅是保時捷至關重要的市場,更已成為推動保時捷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引擎。據透露,著眼于全球初創公司的保時捷旗下風險投資公司也密切關注國內初創企業和創新方向。目前,保時捷風投在中國已經投資蔚來資本、萬像文化、遠鑄智能等多家風投企業和初創公司,涵蓋虛擬數字人、3D打印等多個新興領域。
有分析認為,一方面,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持續顯現,消費市場逐漸回暖;另一方面,中國對新能源、數字經濟、自動駕駛等新興領域的技術創新有著相當豐厚的政策優惠和政策支持,同時營商環境也不斷優化,這些都對外國企業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在楊小林看來,無論是推動行業綠色轉型和低碳發展,還是鞏固經濟復蘇成果、抵御供應鏈不暢等危機,技術創新都是無可替代的重要保障,而技術創新同時也為中外企業合作提供了更大的舞臺。“例如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芯片、自動駕駛等領域涌現出不少創業公司。這些新玩家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不僅能為跨國車企提供更強大的合作資源,也將加快中國乃至全球汽車市場的轉型升級。”
2021年11月11日 T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