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青少年愛眼行動”喚起全社會對青少年視力保護的重視

發布時間:2021-11-11 13:21:1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青少年愛眼行動助青少年愛眼護眼、科學用眼

讓眼睛更明亮,讓世界更精彩

成都市茶店子小學三年級2班的臧浩澤是在今年暑假檢查出視的。戴上眼鏡之后,他開始堅持下課出教室放松眼睛,也堅持每天做兩遍眼保健操。

成都市第八中學七年級8班的江欣彤覺得,戴眼鏡給她帶來了很多不便,“夏天出汗的時候往下滑,戴不穩,下雨天鏡片還會花”。江欣彤在六年級下學期檢查出視,這和她時沒有特別注意用眼衛生有關。

年來,我國學生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兒童和青少年視力健康情況不容樂觀。今年7月,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召開兒童青少年視防控和暑期學生健康有關情況發布會指出,2020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視率為52.7%;其中6歲兒童為14.3%,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2020年總體視率較2019年(50.2%)上升了2.5個百分點。

為培養青少年愛眼護眼的意識、科學用眼的慣,喚起全社會對青少年視力保護的重視,營造愛眼護眼的社會氛圍,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學強國”學臺、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成都市金牛區及武侯區、西安市新城區等地團委、大力智能等單位,共同舉辦了“2021青少年愛眼行動”。

自10月13日起,3位全國知名眼科專家走進各地的中小學、少年宮,以專家報告、主題宣講等形式,圍繞兒童青少年護眼慣養成、護眼衛生指導、護眼知識培訓、兒童視力預防方法、眼科疾病治療、營養運動與視力保護等方面,普及愛眼護眼知識。

截至目前,活動已在成都市第八中學、成都市茶店子小學、成都市石室雙楠實驗學校、西安市青少年宮、西安市華山實驗小學、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紅山分校等成功舉辦多場愛眼護眼講座,線下覆蓋中小學生超過1200人,線上總體宣傳覆蓋人次超1100萬。

在成都市開展的3場專家講座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與眼視光中心主任視光師、國家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管理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李巖提到,兒童青少年視率居高不下,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光線問題、坐姿不正確、長時間距離用眼等。其中,“環境因素,是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遺傳因素也是視出現的原因之一。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唐都醫院)眼科主任韓靜教授在講座中指明,父母雙方高度視的情況下,視的遺傳率為100%。

董娟是成都石室雙楠實驗學校的校醫,據她介紹,學校里低齡段視的學生不算多,因為“學校很重視孩子們的眼睛”,時也會定期舉行愛眼護眼活動,“效果比較理想”。

和石室雙楠實驗學校不同,在成都市第八中學,高中整體視率稍高一些。學校黨委書記告訴記者,學校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面向學生和家長每期都開展愛眼護眼衛生專項講座、專項培訓等,同時鼓勵學生課間多到室外活動,學校也堅持每天組織集體課外活動,讓學生多運動,從而幫助學生緩解視力疲勞。但依然有很多學生因對愛眼護眼思想上不重視、不注意用眼衛生而視。

“學校是預防視的主戰場,”韓靜表示,保護兒童青少年視力,需要通過綜合防控的方式來進行。例如,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養成良好的用眼慣、定期的眼科檢查等,都能夠有效地預防視。運用科學矯正視的方法,科學驗配、科學訓練,也能夠幫助孩子擁有明亮的眼睛。

“能夠請到專業的眼科醫生與孩子們距離講解,是非常有必要的。”董娟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長期開展。她表示,學校會利用“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站”和少先隊活動課等普及一些愛眼護眼知識方法,也會邀請校外輔導員以及專門聘請健康副校長等,進校宣講預防視。

成都、西安等地團組織也參與到本次活動中來。“共青團組織也極為重視青少年的健康發展。”胥琦是團成都市武侯區委四級主任科員,她認為,通過老師的科普和易于理解的漫畫,向兒童青少年講述視防控現狀中的行為干預、光學矯正等知識點,形式生動有趣,能讓參與活動的青少年收獲更多。

團金牛區委副書記陳渭中則希望能將兒童青少年視防控工作納入地方政府的衛生健康和教育事業發展規劃,高質量推動兒童青少年視防控工作,立足青少年聚集地普及愛眼知識,在全社會營造愛眼護眼的氛圍。

助力孩子成長,從一盞燈做起。大力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趙昱鯤呼吁,關注光健康,建議家庭學科學用光。據他介紹,長期以來,大力智能致力于提高光健康,深度開發健康護眼技術。

視并不可怕,正確認識視,注意預防視,合理控制視,我們依然能擁有明亮的雙眸。”在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紅山分校的講座中,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主任醫師、副院長薛勁松說。(記者 郭可欣)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