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東平湖建立青頭潛鴨養護觀測站

發布時間:2022-05-23 14:19:44  |  來源:大眾日報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22日上午,山東省“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紀念活動在東平縣東平湖畔舉行,東平湖青頭潛鴨養護觀測站揭牌建立。

東平湖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樞紐。近年來,我省在東平湖開展清網凈湖、菹草清理、清違拆障等九大攻堅行動,清除違法建筑447處,清理網箱網圍12.6萬畝,湖水水質常年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來眾多珍稀野生動物,截至目前,東平湖自然保護區現有植物資源679種,野生動物786種,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3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20種,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青頭潛鴨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全球不到5000只。2019年冬,200多只青頭潛鴨被觀測到在東平湖過冬。去年冬天,來東平湖越冬的青頭潛鴨數量明顯增多。今年3月,我省在東平湖記錄到1500多只青頭潛鴨種群。“經專家確認,這群青頭潛鴨為目前國內記錄到的最大單一種群。”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管言明介紹。

以保護青頭潛鴨為契機,我省在東平湖建立青頭潛鴨養護觀測站。養護觀測站兼具“查”“護”“管”“育”四方面功能,以“查”為先,查明青頭潛鴨的數量、分布、動態變化與受脅迫因素,了解種群和棲息地、分布地的變化狀況;以“護”為主,及時開展野生動物救護,扎實推進東平湖這一野生動物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保護和修復工作;以“管”促禁,全面推進禁食野生動物,加大野生動物執法力度;以“育”促衍,有序開展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擴大種群數量,維護健康科學的生態系統,保持食物鏈穩定,并為今后實現“野化放歸”作準備。

“我們希望通過養護觀測站的建設,帶動社會公眾關注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充分發揮環保公益組織、科研機構、大學、協會等的作用保護好以青頭潛鴨為代表的野生動物,為珍稀野生動物繁衍生息提供更佳保障。”省生態環境廳生態處處長王青說。

紀念活動現場,一場以“放魚養水”為主題的增殖放流活動也在東平湖進行。近年來,我省持續開展“放魚養水”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去年,我省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75.2%,在“十三五”消除劣五類水體的基礎上,又全面消除了五類水體,水環境質量實現連續19年持續改善。

關鍵詞: 生物多樣性 生態環境 自然保護區 生命共同體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