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1月12日,工信部和公安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以進一步提高輕型貨車和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性能,規范市場發展。這一通知將影響細分領域未來的市場走向,為此本報誠邀兩位業內專家進行解讀,以便行業和企業更好地理解并貫徹落實這項政策。
貨運車輛“大噸小標”和客車違規載客載貨,不但擾亂運輸市場秩序,還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一直以來主管部門高度重視這一問題,自2001年以來多次開展專項治理,目前針對中重型貨車“大噸小標”問題的治理工作已取得積極成效。
近年來隨著城鄉物流市場發展,在利益驅動下,部分車主購買可“多拉快跑”的車輛,導致輕型貨車“大噸小標”帶來的交通隱患凸顯;再加上城鄉居民出行需求增長,小微型載客汽車違法載人載貨屢見不鮮。上述問題引起道路交通事故頻發,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為此,工信部聯合公安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一系列新舉措,加強監管,治理輕型貨車“大噸小標”、小微型客車違法載人載貨問題(下稱“輕微型車輛違法違規問題”)。
輕型貨車“大噸小標”是指實際整備質量高于《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申報整備質量、違規生產的輕型載貨汽車。輕型貨車“大噸小標”不僅存在安全隱患,還會擾亂城市貨運市場秩序。“大噸小標”的輕型貨車實際是中型貨車,在使用中往往存在非法改裝和超載現象,導致車輛加速能力降低、坡路制動效果減弱、轉彎靈敏度減小。運行中車輛起步緩慢、制動距離增大、匯入車流困難,從而影響道路通行效率,增加了發生車輛失控、側翻和追尾等事故的幾率。此外,“大噸小標”車輛因偷逃規費、降低運輸成本,使部分運輸經營業主以壓價的方式承攬貨源,形成了“超載-壓價競爭-再超載”的惡性競爭,嚴重擾亂運輸市場秩序、損害合法運輸經營業主利益。
小微型載客汽車違法載人載貨是指對6~9座小微型客車進行改造,用以滿足用戶違規載人載貨需求。由于用戶擅自改變車內結構、客貨混裝,極易造成車輛重心偏移、軸荷比分布不合理,影響行駛過程中的操控性、穩定性及制動性能,危害行車安全。
輕微型車輛違法違規從根本上說,是在中國城鄉物流行業面臨市場需求與供應能力、相關管理機制不匹配的條件下,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產生的結果。輕型貨運市場從業門檻低、有大量個體運營戶,很多輕型貨車運輸經營業主為逃避高等級駕駛證管理、規避城市限行規定以及交通運輸部門的審批,選擇能進城、載貨能力強的“大噸小標”車輛,導致市場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同時,為迎合市場需求,在利益驅使下,部分整車生產企業和改裝廠不僅違規生產“大噸小標”車輛,還存在為車主違規提供改裝和技術支持等現象,再加上車輛分散、監管難度大,導致輕微型車輛違法違規問題日益嚴重。
《通知》針對車輛生產和改裝環節,提出新的監管思路和措施:一是強調新申報《公告》的輕型貨車和小微型客車產品要滿足《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規范》要求;二是要求車輛生產企業和委托改裝企業承擔產品安全質量、生產一致性完全責任,允許企業對不合規的在用“大噸小標”輕型貨車產品進行整改、變更;三是要求檢驗機構嚴格檢驗貨車產品及小微型載客汽車,保證檢驗過程可追溯、能接受管理部門監督;四是要求各級工信主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與公安交管部門形成管理合力;五是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嚴格查驗車輛,加大對車輛違規生產、非法改裝、違規檢驗登記以及“大噸小標”貨車和非法改裝客車肇事的追責管理力度。
《通知》貫徹《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道路運輸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源頭治理和綜合治理,完善“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的管理辦法和工作機制,切實強化車輛產品監管和維護交通安全。
具體來看,《通知》從輕型貨運車輛和小微型客車的安全技術規范、車輛生產企業的主體責任劃分、檢驗檢測機構的產品準入、行業管理部門的產品一致性檢查,以及交通管理部門的車輛登記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治理措施,將推進輕型貨車、小微型客車市場規范發展和產業高質量發展。首先,可以為產品生產活動合規、有序開展提供保障,并倒逼整車廠重視技術研發。其次,督促車輛生產企業、委托改裝企業加強產品合規管理和一致性管理,為“大噸小標”車輛存量市場的優化提供解決方案。第三,從車輛的準入檢測、生產到登記環節形成管理合力,遏制“大噸小標”、非法改裝車輛的產生,維護運輸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將積極配合主管部門做好輕微型車輛違法違規問題治理工作,做好政府部門的參謀和助手:一是堅決貫徹落實行業管理部門要求,在車輛檢測中嚴把質量關,配合政府做好輕微型車輛監管工作;二是有效發揮行業智庫作用,積極研究治理思路和政策建議,為主管部門獻計獻策;三是結合城鄉物流運輸需求情況,研究制修訂保障車輛安全及提高運輸效率的適應性標準,推動輕微型車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此也呼吁相關車輛檢測機構和技術服務機構通力合作、加強自律,全力配合主管部門做好輕微型車輛違法違規問題治理工作,營造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推動城鄉物流運輸市場高質量發展。周華《中國汽車報》(2022-01-17 003版)(作者系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