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招35歲以上程序員 程序員可以“越老越值錢”

發布時間:2022-01-17 14:59:20  |  來源:中國商報網  

2022年初,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組織的一場專場招聘在網絡上吸引了不少關注,原因是該公司明確只招聘35歲以上的程序員,并打出“35歲+,你依然很重要,仍舊被需要”的口號。此舉在盛傳35歲危機的程序員行業可謂“思路清奇”,到底是噱頭還是真實需求?背后的目的又是什么?中國商報記者對這家公司進行了探訪。

并非博取眼球

距離“35歲+程序員”專場招聘廣告的打出已有一周時間,在北京盛安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安德)收到的簡歷中,應聘者的年齡跨度從35歲到50歲,也有低于35歲者前來詢問,表示要等達到年齡要求后來應聘。“應聘者的背景大多數都不錯,有的有大廠從業經驗,有的已經做到團隊管理職位。”公司CEO張紀偉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

在我國的程序員行業中,35歲似乎是一個分水嶺。早在1996年,當時還在擔任金山軟件公司總經理的雷軍就在一篇發表在《電腦報》的文章中表示:“不少人認為程序員最多干到35歲就可以收山了,腦子也差不多該歇歇了,并認為寫程序是年輕人的事情,到了一定年齡,估計沒什么人再當程序員。”

而現在,程序員中有關35歲危機的說法更是流傳甚廣。不少人認為,35歲以上的“高齡”程序員在體力、腦力和學力上都不敵年輕人,很容易遭遇職業瓶頸,要么轉崗,要么轉行。而當裁員風暴不幸來臨時,這些高齡、高薪的員工也更容易首先被放棄。

正因如此,盛安德此次專門針對35歲以上程序員的招聘著實令人費解。這一逆向操作是為了博取眼球嗎?是為了“撿漏”嗎?當招聘廣告在網絡傳播開時,引發網友疑問連連。

張紀偉對記者表示,雖然本次招聘設置了年齡限制,但確實是真心實意地想要招攬人才,招聘崗位包括前端開發工程師、PHP全棧開發工程師、JAVA開發工程師等,每個崗位均提出了明確的硬條件,要求應聘者具有一定的從業經驗、技術能力和專業水準。給出的年薪在35萬至50萬元之間,這一薪酬數字在行業內大概處于中位數水

“這次招聘的目的一是招人,如果有些程序員到35歲了想要換一份工作,可以考慮加入我們;二是希望通過這次招聘傳達給程序員們一個信息,35歲不一定是危機,只要讓自己站在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立場,而不是單純用來解決問題的工具,35歲以后的機會可能會越來越多。”張紀偉說道。

程序員可以“越老越值錢”

張紀偉向記者強調,此次招聘并非為了擺出一個所謂對35歲以上程序員友好的姿態,而是真的篤信程序員可以“越老越值錢”。目前其所在公司里有200多位超過35歲的程序員,占程序員總數的40%,從未有人因為年齡原因被辭退。

為何在別處可能被嫌棄的年齡,到這里卻成了香餑餑?談及此次招聘想法的形成,張紀偉坦言,35歲其實是程序員職業生涯的黃金時間,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能力,關鍵是能否將這些能力發揮出來,用于解決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解決問題并非指攻克多么高深的技術難題,而是能滿足不同客戶提出的業務上的需求。

張紀偉認為,國內程序員35歲危機局面的形成其實與目前軟件開發行業盛行的金字塔式的工作模式有關。簡單來說,每個公司都有很厲害的人,這些人在金字塔頂端,做完設計之后,就把大量開發工作交給底下的程序員去完成,導致程序員只能被框定在寫代碼的位置上。但技術其實是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容易應用的,只掌握技術的人會很容易被更年輕的血液取代。張紀偉表示,與金字塔式的模式不同,他們公司一直在推動的是敏捷化和扁化,鼓勵程序員去直接面對用戶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從而將自己的內在能力發揮出來。

“當程序員開始轉變視角,從僅完成代碼實現轉變為解決用戶問題,他就會發現自己的價值可以隨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不斷進階。在與年輕程序員的競爭中,無論技術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是面對用戶的自信和沉穩,他們都會占上風,這種情況下,程序員就是‘越老越值錢’的。”張紀偉說道。(記者 王立芳)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