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改裝加大貨車安全隱患

發布時間:2022-01-07 09:48:15  |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者按

盡管法律法規明令禁止超過49噸的大貨車上路,但全國各級公路上“百噸王”仍屢見不鮮,嚴重威脅道路交通安全。特別是隨著公路路齡增長,超載超限車輛對道路交通安全造成的隱患將越來越大。記者調研發現,出于利益驅使,部分車主購買正規車輛后,在“黑窩點”非法改裝,成為道路交通的毒瘤,亟待重拳整治。

貨車非法改裝綜合整治“黑窩點”

□記者 傅勇 北京報道

近年來,非法改裝貨車已成為引發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隱患,而這些非法改裝貨車大多來自“黑窩點”。正是在利益驅動下,貨車非法改裝已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業界人士認為,要根治貨車非法改裝這個“老大難”問題,需要切斷相關利益鏈條,多管齊下進行綜合施治。

貨車非法改裝變“禍車”

2021年年末,湖北省的一起高速大橋側翻事故,再次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在大貨車的非法改裝上。

2021年12月18日15時36分,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境內的滬渝高速滬渝向轉大廣高速匝道橋發生橋梁側翻,現場造成3名人員死亡(含2名現場掉落施工人員、掉落貨車上人員)、4人受傷。

相關負責人員與橋梁專家趕赴事故現場后發現,該匝道橋是獨柱墩橋,事發時有三輛貨車同向行駛,其中一輛大貨車的載重為198噸,超載400%。

據交通運輸部消息,事發橋長731.08米,于2010年9月28日建成通車,橋面寬13米,支座采用盆式橡膠支座,伸縮縫采用梳形鋼板伸縮縫。上部結構為鋼箱梁、連續現澆箱梁,下部結構為雙柱式橋墩和單柱式橋墩,設計荷載為公路一級。

根據我國城市橋梁建設行業標準,一級公路設計荷載允許最大車重是55噸。即便在橋梁設計過程中有意考慮超載可能,上述大貨車也已遠超大橋的負載能力。而柱墩橋梁如果出現嚴重偏載或者嚴重超過負荷,就可能出現扭轉現象。

這一幕也曾出現在江蘇無錫。2019年10月10日,江蘇無錫發生一起橋面側翻較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823萬元,后查明僅可載重34噸的兩輛涉事平板半掛車單車的重量就超過了160噸,超載455%,導致高架橋不堪重負發生側翻。

事實上,近年來,因非法改裝貨車超載超限而發生的交通事故已有不少。

2020年10月4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境內514省道松哈線松原至長春嶺段,一輛輕型倉柵式貨車與同向行駛的四輪拖拉機拖帶的掛車尾部相撞后駛入對向車道,與對面駛來的輕型欄板式貨車相撞,致18人死亡、1人受傷。據吉林省應急管理廳發布的重大交通事故調查報告顯示,涉事車輛經技術鑒定屬非法改裝車。

2021年3月10日,深圳市坪山區龍田街道發生一起重型半掛牽引車與行人碰撞的道路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一名行人經搶救無效死亡。交警部門調查這起事故時,發現涉事車輛存在非法改裝的違法行為。

2021年8月29日,江西宜春豐城市境內一輛大貨車闖紅燈與對向左轉彎的小客車相撞,大貨車失控側翻,車上沙土將小客車掩埋,造成小客車上6人死亡。導致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肇事貨車嚴重超限超載。

大多出自非法改裝廠

據了解,貨車非法改裝常見的有三類,一是自行改變輪胎規格、增加或減少輪胎數量,增加或減少車軸數量,加高、加寬、加長、拆除貨廂攔板或者增加車輛外廓尺寸;二是自行更換發動機、變速箱、前橋、后橋或車架,更換車輛車身或者罐車罐體,改變車輛懸架形式;三是自行將貨車改客車,普通貨車改專用貨車,專用貨車改普通貨車。

業內人士表示,貨車的非法改裝會帶來諸多危害。比如,貨車非法改裝后一旦超載,必然會增大制動距離,同時由于剎車轂工作負荷大,使用壽命短,導致事故多發;還有一些個人和企業將輕型貨車改裝后,尺寸甚至超過了重型貨車,而駕駛員卻沒有經過相關培訓匆匆上路,從而造成了一起又一起悲劇。

此外,由于非法改裝的車輛比同類正常車輛多裝載不少貨物,因此獲得的利潤也比正常標準的車輛高,如此一來,大家都想靠多裝來掙錢,改裝的車輛也就越來越多,必然導致市場進入從生產到改裝再到超載的惡性循環。

相關數據顯示,貨車的非法改裝已成為近年來引發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隱患。其中,車貨總重達100噸以上的“百噸王”,更是被稱為道路交通的“第一殺手”。

事實上,“百噸王”的“非法身份”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早有明確規定。根據《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6年第62號)規定,貨物運輸車輛最大車貨總質量為49噸,超過49噸即為超載超限車輛。

一位從事貨車長途運輸20年的資深司機李師傅說,雖然相關部門對貨車的非法改裝進行了專項整潔,但在短途運輸中,“百噸王”貨車依然還有,而這類重型貨車一般通過非法改裝而成,“目前,市面上一般最大承載量的貨車額定載重也就49噸,超過100噸肯定就是超載,超過了國家標準,沒有車企會推出這么大承載量的貨車,大多都是自己找人改的。”

曾是貨車車主的梁先生則表示,非法改裝車大多來自“黑窩點”,這些非法改裝廠,要么僅僅取得了一個營業執照,要么干脆什么證件都沒有,私底下卻干著非法改裝車輛的勾當。他說,現在市場上的大貨車動力很足,非法改裝車就鉆了這個“空子”,“不少貨車的動力達到了550馬力,其實有430馬力就可以拉動200噸貨,拉100噸貨更輕松。”

整治“老大難”問題需監管合力

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一直在持續打擊貨車非法改裝行為。2016年,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意見》,要求杜絕貨車非法改裝現象。

2020年7月24日,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部署和《道路運輸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決定自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組織開展貨車非法改裝專項整治工作,預防和遏制貨車非法改裝行為,保障道路運輸安全。

前不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也下發通知,部署全國開展嚴管嚴查非法改裝等公路突出違法行為的集中統一行動。據了解,這次集中統一行動將持續至2022年1月15日。

明知有隱患且國家已三令五申,為何還會出現貨車非法改裝現象?

北京市律師協會交通管理與運輸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黃海波曾表示,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有四點:一是利益驅動,改裝車可以多拉貨,多拉貨可以多創收,貨車經營者希望多賺點錢;二是貨車經營者的法律意識淡薄以及社會責任缺失,只顧個人利益而不顧改裝后超載使用給路產以及他人生命財產所帶來的危害;三是對于超載車處罰力度偏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條第二款之規定,貨運機動車超過核定載質量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超過核定載質量百分之三十或者違反規定載客的,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這種罰款幅度與超載車輛所獲得利益不匹配,造成部分貨車經營者敢于冒險;四是監管不到位,有些管理部門默許改裝貨車上路,執法部門也經常以罰款了之。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張啟偉則認為,貨車非法改裝一直得不到根治,還有一個隱藏的原因,就是這個產業已經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

因此,專家建議,只有切斷貨車非法改裝的利益鏈條,多管齊下綜合施治,才能根治貨車非法改裝這個“老大難”問題。比如,完善車輛生產、汽修和監管方面的制度,扎緊登記準入的口子,鞏固道路查糾的效果,暢通群眾舉報渠道等。另外,也可嘗試應用一些先進技術,運用大數據、新技術、新手段,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當然,做好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環節多,牽扯的管理部門也多。不少業界人士認為,各部門不能推諉扯皮,各司其職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陜西:貨車非法改裝不再“野蠻生長”

□記者 姚友明 西安報道

作為我國能源大省,陜西省近年來整合公安機關、交通以及市場監管等部門的力量,對非法改裝車輛進行溯源,順藤摸瓜打擊非法改裝貨車窩點,讓與貨車改裝相伴而生的超載違法數量大幅下降,消弭了諸多安全隱患,為人們創造了良好的出行環境。

非法改裝現象得到明顯遏制

前不久,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交通警察大隊民警杜永社在日常執勤時發現,一輛停靠在路邊人行道上的大貨車正在加高車幫。等回到單位,杜永社立即將此事向上級匯報。隨后,鄠邑交警聯合鄠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交通局開展貨車非法改裝專項整治行動,對這一涉嫌非法改裝貨車的“黑窩點”進行查處。

在該維修場站內部,民警和執法人員發現,電焊機、氧氣罐等貨車改裝工具齊全。經警方調查,這家“黑窩點”的老板楊玉龍(化名)具有較高的電焊水平。大貨車車主張潮(化名)在購得一輛二手大貨車后,看到車廂內放著幾塊鋼板,便萌生了將鋼板焊接在車幫上方、加大車輛載貨量的想法。經朋友介紹,張潮決定讓楊玉龍幫他進行車輛改裝,并支付2000元改裝費用。

“據楊玉龍交代,他從事非法改裝貨車行業將近有一年時間,每兩天差不多就能改好一部車。別看這改裝費用不低,但改裝完成后,貨車能多拉少則一倍、多則數倍的貨物,不法盈利很快能讓車主‘回本’。”杜永社介紹說,市場監管部門最終給予楊玉龍的維修廠停業整頓一個月、并處罰款1.5萬元的處罰,張潮也因涉嫌非法改裝車輛受到了處罰。

西安市鄠邑區采取的打擊貨車非法改裝整治行動,只是陜西省展開類似“溯源行動”的一個縮影。在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渭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臨渭大隊交通秩序管理中隊中隊長張寧就和同事們聯合交通以及市場監管等部門,從2021年11月以來已經查處了5個涉嫌非法改裝貨車的“黑窩點”。

“當然,除了查處‘黑窩點’外,我們對涉嫌非法改裝貨車的駕駛人也按照相關規定,從嚴進行扣分和罰款處理。嚴抓共管的局面下,轄區內非法改裝貨車現象已得到明顯遏制。”張寧說。來自陜西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13日,全省查處非法改裝貨車2700輛次,同比下降82.9%。

“午夜行動”消弭安全隱患

西安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車管科副科長滑林甲告訴記者,目前車管所在遏制大貨車非法改裝方面,作用較為有限。

“很多大車司機都會在檢驗車輛前將車輛暫時恢復原狀,比如把焊接好的加高車幫拆掉,更有甚者現在安裝的是更易于拆卸的加高車幫材料,車幫上沒有焊接痕跡,更難被警方發現。”滑林甲說。

為更好打擊包括非法改裝貨車在內的一系列交通違法行為,根據不同交通違法行為易發、高發的時間節點,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目前常態化實施“零點行動”“午夜行動”和“凌晨行動”。“比如,有的行動重點是‘查酒駕’,有的是針對整治貨車非法改裝,還有的是針對整治超載面包車的。”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新城大隊解放路中隊民警孟垣瑾說。

然而,面對數目可觀的不法盈利,仍有違法分子愿意鋌而走險,與警方展開“貓鼠游戲”。張寧說,為躲避交警,超載貨車愿意在夜里上路。甚至有超載車輛貨車主雇傭“哨兵”,“潛伏”在交警大隊、中隊門口為不法分子“站崗放哨”。一旦有警車開出,“哨兵”就會通過對講機或微信群向非法改裝貨車駕駛員發出“示警”信號,試圖幫助違法分子逃脫法律制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實際工作中,警方也通過創新工作方法,讓不法之徒無處遁形。杜永社說,原來在鄠邑區祖庵鎮工作時,派出所民警和交警共用一處辦公場所,只是在出警時用的出口有所不同。有一次,為避開不法分子的“眼線”,杜永社和同事們借用當地派出所民警的車輛,從其專用出口出車,在繞行數公里后,終于成功查獲兩輛超載100%以上的“百噸王”車輛。警方表示,他們還會采取一些新方法打擊非法改裝貨車行為,希望貨車司機群體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多措并舉凈化出行環境

孟垣瑾說,非法改裝貨車會造成重大安全隱患。一方面,貨車經過非法改裝后超載,會影響其制動性能,成為一顆埋在公路上的“不定時炸彈”;另一方面,貨車加高車幫再滿載貨物,貨車重心升高,轉彎時不慎極易造成車輛側翻,引發交通事故。此外,可拆卸的加高車幫在滿載貨物行駛過程中容易脫落,造成貨物拋灑,對其他行人和車輛的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記得幾年前,西安市南北主干道長安路上一輛拉石棉瓦的貨車因為高車幫斷裂,導致主路擁堵長達近兩個小時。”孟垣瑾說,類似的大貨車事故一旦道路被完全堵死,往往還會大幅延長交警趕赴現場處理事故的時間,如果有人員受傷,那么也將影響其及時接受醫療救護。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田毅鵬教授認為,陜西省目前在治理超載和非法改裝貨車方面的做法值得推廣。治理這樣的不法行為,就是應該把重點放在事前預防,不能等到超載釀成了后果才引起重視,也不能一罰了之,以罰代管。監管應當走到運輸的源頭中去,等經非法改裝的貨車在路上跑起來再截停,實際上已經釀成了不小的風險。

也有業內人士建議,除了目前多部門聯合開展貨車非法改裝專項整治行動外,市場監管部門和交通部門也應定期到規模較大的貨車運輸公司去定期排查那些擁有運輸資質的貨車,真正讓隱患消解在萌芽狀態。

廣東:將貨車非法改裝

消除在“萌芽”階段

□記者 劉宏宇 廣州報道

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發通知,部署全國開展嚴管嚴查公路突出違法行為集中統一行動。此次集中統一行動持續至2022年1月15日。

為進一步凈化交通環境,加強對改裝、超載超限等違法現象的治理,廣東各地展開了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專項行動。

在廣州,廣州交警在常態化嚴查嚴管的基礎上,每周組織開展全市專項整治行動,嚴查“泥頭車”“大貨車”改裝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據統計,2021年3月以來,共查處“泥頭車”“大貨車”各類違法行為9.6萬宗,其中超載1.2萬宗、違反限行6800宗、非法改裝(擅自改變機動車外形)4600宗、闖紅燈1300宗、故意遮擋或污損號牌17宗。

2021年10月26日,廣州交警依托大數據平臺,根據前期研判分析的線索,在增城區查獲2輛加高欄板的非法改裝“泥頭車”,均為廣州市樹盛物流服務有限公司名下車輛。廣州交警聯合市交通運輸部門依法對每輛車處以5000元罰款并責令恢復原狀。

2021年11月16日,廣州交警上門對該公司進行督導,要求該公司在限期內對名下所有車輛進行整改,但該公司拒不整改。2021年11月23日,廣州交警又在增城區查獲該公司名下另外1臺非法改裝車輛。

鑒于上述情況,廣州交警聯合市交通執法局、黃埔區交管總站、黃埔區交警大隊,前往位于黃埔區創業路的廣州市樹盛物流服務有限公司,對該公司進行聯合執法。

廣州交警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深入推進交通秩序大整治專項行動,最大限度把各類危及市民交通出行安全和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行為消除在“萌芽”階段。

為嚴厲打擊貨車超限超載、非法改裝等行為,佛山市交通運輸局也聯合公安部門以國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貨運源頭單位周邊路段為主戰場,通過“大數據平臺”分析研判,精準布控,保持路面治超高壓態勢。

數據顯示,2021年佛山市共查處路警路面聯合治超案件7402宗,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各類違法違規案件227宗,貨車非法改裝等機動車維修領域各類違法違規案件73宗。

針對道路貨物運輸市場亂象,清遠市則在近期成立了貨車非法改裝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并在英德、佛岡兩地對改裝貨運車輛進行了聯合執法。

據了解,此次聯合執法行動通過對主要貨運路段、貨運源頭周邊、高速出入口和汽修行業集中區域進行突擊檢查,共檢查車輛202輛次,查處非法改裝大貨車26輛,貨車超限超載3輛,貨車其他違法1輛;檢查汽修企業15家,查處未備案的汽修企業3家,涉嫌大貨車非法改裝汽修企業1家。

業界表示,貨車出現超限超載問題,一部分源于個別運輸企業和駕駛人法律意識淡薄,為了降低運輸成本,經常“多裝、多跑”,導致非法改裝、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高發;另一部分原因則是與之相配的貨車非法改裝行為,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因此,相關部門在加強路面查處、企業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的同時,也要突出源頭監管,力求解決貨車非法改裝頑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