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鋰原料需求大增 電池成本水漲船高

發布時間:2022-01-05 12:43:05  |  來源:蓋世汽車  

核心提示:外媒預計,2022年電池組的平均價格可能上漲到每千瓦時135美元。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由于鋰和其他原材料的供應難以滿足膨脹的需求,電動汽車電池的價格在經歷了十年的急劇下降之后,即將在2022年重新上升。

在礦業公司爭相增加現有設施的產量,并且尋找新的供應來源的同時,碳酸鋰的基準價格在2021年結束時創下了新的紀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國,鋰原料在國內的價格達到了每噸261,500元(約每噸41,060美元),與去年1月相比高出了五倍有余。

陰極是電池中成本最高的組成部分,而陰極所使用的其他原料的價格也在一路上漲。自去年1月份以來,鈷的價格翻了一倍,至每噸70,208美元;鎳的價格提升了15%,至每噸20,045美元。

數據顯示,2010年鋰電池組的價格在每千瓦時1,200美元以上,而到了2021年價格暴跌至132美元。但是外媒預計,2022年電池組的平均價格可能上漲到每千瓦時135美元。通常情況下,在電池組的總成本中,陰極材料的占比為30%左右。

在過去10年中,汽車制造商和電池制造商都在努力開發長壽命、高性能的電池,并且還在尋求不斷降低電池的生產成本。然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正在破壞近年來企業所達成的技術和效率成果。

而且原材料價格上漲還給汽車行業正在努力實現的電動化帶來了威脅。要知道,電動化已經成為了新的行業洪流,甚至像豐田這樣一直以來對純電動汽車并不看好的公司,也制定了自己的電動汽車生產目標。

數據顯示,由于中國市場銷售火爆,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總銷量預計將達到560萬輛,而2020年這一數字為310萬輛。標普全球1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22年市場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因此今年鋰的用量將超過產量,并且將耗盡此前的庫存,這意味著鋰將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報告稱,2022年碳酸鋰的供應量將從2021年的估計49.7萬噸躍升至63.6萬噸,但需求量將從估計的50.4萬噸躍升至64.1萬噸,甚至更高。

在短期內,鋰的供應量將非常有限。澳大利亞的生產商在2020年低價期后關閉了礦場,隨著疫情的持續,事實證明他們很難重新雇用員工并使產量恢復到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

隨著全球汽車行業從內燃機轉向電動汽車,確保新的原材料供應的壓力也隨之而來。電池制造商們正在努力豐富自己的供應來源,其中就包括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商中國企業寧德時代。日本鋰貿易商表示:“在成本競爭力方面,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與中國抗衡。”

2020年,特斯拉取得了在內華達州的礦床中提取鋰的權利,這代表著已經開始有汽車制造商在擺脫對中間商的依賴。同年,寶馬也與摩洛哥生產商Managem簽訂了為期五年的鈷供應協議,交易價值為1.13億美元。

上個月,大眾也與Vulcan集團簽署了協議,向后者采購“零碳”鋰,供應其電芯工廠的需求。此外,大眾還宣布,將與比利時材料企業Umicore建立一家合資企業,在歐洲生產前體和陽極材料。

豐田表示,通過與豐田通商(Toyota Tsusho)的合作,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電池原材料供應以滿足其2030年之前的需求,其中就包括鋰。

Itochu Research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Sanshiro Fukao表示,在車企看來,這些原材料是他們與電池廠商談判的籌碼,如果不能確保原材料的供應,他們就別無選擇,只能向電池制造商高價購買電池。而在全球車企都在努力降低電動汽車價格的背景下,高價購買電池可能會產生致命的后果。

Fukao表示,對許多車企來說,不久之后,電池原材料的供應就會出現像半導體供應一樣的問題。而且,由于原材料短缺,車企可能無法按照原計劃生產電動汽車。他說道:“車企能否在現階段確保原材料的供應,將決定他們能否在10年后勝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