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凌晨,北京通州某小區租戶在家中為電動車鋰電池充電過程中不幸發生火災,造成無法挽回的傷亡損失,令人揪心不已。近年來,此類“電池自燃”事故頻發,兩輪電動車持有者陷入兩難境地:一邊是室內充電不安全、居民區配電設施不全;另一邊是上班、買菜等短途出行需求離不開高效便捷的兩輪電動車。
那么怎樣找到一個安全的補能方式,讓兩輪電動車繼續發揮“出行小幫手”的優勢呢?10月11日,致力于城市出行可持續發展的愛換換能源有限公司在其品牌戰略發布會上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解題思路:以智能換電代替個人充電,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高能的無限續航解決方案。
換換智能換電站
發布會上,換換重磅公布了集智能電池研發和儲能系統、智能換電站、充放電安全監測SaaS平臺于一體的全新智能換電解決方案——智能換電多能協同物聯生態系統。那么,這個“新物種”是如何攻破充電安全隱患、充電難、里程焦慮這些痛點問題的?所謂的“智能換電”,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兩輪電動車騎行中常常會遇到電量不足以支撐到目的地的困境,這往往會讓用戶陷入焦慮,因為充電樁難找,而且即便找到,也需花費5、6個小時等待充電。這時候換電模式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用戶只需打開換換小程序或App,迅速定位附近的換電站,就可以更換一顆滿電電池。換電時間只有短短十幾秒。
此外,換換還提出“無限續航”概念,以安時計費,不限換電次數,每月采用基本服務費+1元/Ah的計費方式,根據使用電量區間實行動態折價,做到讓用戶騎行越多越便宜。不論什么時候需要充電,都能隨換隨走,對于用戶來說,不用花費時間在充電等待上,騎行效率也就增加了。更重要的是,換換所使用的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是傳統電池高出2倍以上,以雅迪新推出的換電獸系列車型為例,一塊滿電的換換電池理論續航可達到120千米,電量足以給用戶滿滿的“安全感”。
換換智能電池
至于用戶最關心的安全問題,換換通過充放電安全監測SaaS平臺、智能電池的BMS電池效率管理系統及自主安全防御機制、智能換電站自身配備的多項安全技術等“組合拳”來實現全方位的防護,把安全防護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科學技術,而不是用戶。每一顆電池都裝有25個智慧感應器,做到全天候監測、“無死角監控”。當出現異常問題時,平臺會即刻作出應對處理。而且在電池本身的技術設計上,換換也花了很多心思,它兼容了防火、防撞擊、隔絕電池異常擴散、過熱保護機制、防水IPX7與防震等功能,多方位保護電池安全。
一些居民擔心換電站作為“電池集中營”,會不會危險系數暴增?換換也用實際行動,打消了這一顧慮。換電站擁有煙霧偵測+濕度+溫度+淹水偵測等多項安全技術,可實現防水防火防煙。另外,換電站的防過電設計可以對電池過高溫,過電壓,過電流情況進行停止充電處理。
還有一個令用戶最為頭疼的問題,那就是電池盜竊防不勝防。換換對此也給出了解決方案,每塊電池都進行單一身份認證識別綁定,如果發生失竊事件,用戶可請求支援中心將電池遠程鎖定。
可見,換換將用戶最關切的“安全、便捷、高能”需求做到了極致。雖然用戶使用的是電池,但是享受的卻是一整套涵蓋換電、實時安全監測、電池防盜等在內的生態服務,這也是“智能換電”的意義所在。
換換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 王志華
正如換換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王志華在“讓城市出行無限續航”主題演講中所說:“為了消弭這些電能補充的痛點,我們希望創造一種理想的城市出行和生活方式,讓每一位使用換換服務的用戶享受到騎行的快樂。”
發布會上,換換宣布了一個“小目標”:換換已在首個試點城市杭州的8個區布建了45個換電站,預計到2021年年底,布建站點將達到80個,未來爭取讓杭州用戶在每個“核心點”周圍3公里內都能找到換電地址。
目前換換正在加速城市布局和站點的推進,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它改變的不僅僅是補能方式,更是出行體驗的全面升級。我們可以從換換無時無刻的守護中,感知到智能科技對美好生活的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