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擬將游泳作為中考自選項目引熱議
考試指揮棒能否推動游泳普及
針對貴州省人大代表易敏將游泳技能納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建議,10月8日,貴州省人大網公布了省教育廳關于該項建議的答復:今年省教育廳將修訂中考體育方案,新的體育考試方案將游泳列入學生自選項目,讓學生任選泳姿完成50米和200米游泳,考核其速度和有氧耐力素質,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體質。
連日來,游泳納入中考在貴州當地引發熱議。貴州省教育廳表示,每年夏季全國各地因溺水造成兒童意外死亡人數多達2萬名,數量令人觸目驚心,因此贊同“學會游泳是預防溺水的有效手段,要讓游泳成為學生必備的一項基本生活技能”的觀點。
但同時,受學校游泳池嚴重匱乏等客觀條件制約,中小學校體育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以及現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教、學目標界定不清晰等問題,現階段學校體育課程難以做到讓學生自主選擇多樣化運動項目學習,中小學校開展游泳運動困難重重,普及工作任重而道遠。
記者采訪了多位貴陽市學生家長。有受訪者認為,游泳成為中考項目是一件好事情。“增加游泳這個項目, 我個人是非常認同的,游泳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個人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應該受到重視”。貴陽市民李女士表示,孩子們的成長應該是全面的。體育所占的分數高了,應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們的觀念,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
“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不一樣。比如有的孩子天生耐力較差,有的孩子爆發力不強。而此次增加游泳項目供選擇,我覺得是增加了公平性。”孩子剛上三年級的家長張女士告訴記者,學習游泳不僅能夠在遇水時保護自身安全,同時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老師也會給學生灌輸安全知識,增加青少年的防范意識,減少生命危險。
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每所小學中學建立游泳場所遭遇現實困難。“一節課45分鐘,在時間不充足的情況下,很可能孩子就只能在水里游幾圈,老師沒時間教授學生如何游泳。”有家長認為。
對此,貴州省教育廳在回復中表示,熟練掌握游泳技能需要長時間的專業性學習。體育課程改革要轉變發展思路,體育教學應幫助學生形成終身體育能力,運動技能習得要圍繞“教會(學會)”“勤練”“常賽”的模式進行,建立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打通的一體化行動方案。
為推動游泳運動在中小學校普及,貴州省教育廳、省體育局于今年6月聯合舉辦了2021年全省中小學生游泳比賽暨全省游泳錦標賽達標賽,通過搭建省級競賽平臺,強化競賽“杠桿作用”,促進學生掌握游泳技能。今年貴州省教育廳還將修訂中考體育方案,新的體育考試方案將游泳列入學生自選項目,發揮考試指揮棒的作用推動普及游泳。(記者 李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