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經開區:智能網聯汽車“未來之城”
在合肥市包河區蘭州路、重慶路附近,道路上不時有車頂裝著攝像頭等各種感應、通訊器件的智能網聯小汽車駛過。在安徽著力打造包括智能網聯汽車在內十大新興產業綜合性產業創新中心,合肥市奮力打造全國新能源汽車之都的背景下,包河經濟開發區錨定方向,勇于探索創新,持續培育壯大產業鏈,聚合“車、路、云、網、圖”五大關鍵要素,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描繪出宏偉圖景。
讓“聰明的車跑在智慧的路上”。“車路協同”是包河經開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開拓創新的重要方向。“單車智能駕駛或許能達到99%的自動駕駛,但是只有車路協同,才能為完全自動駕駛提供100%安全的基礎。”在安徽高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玉強介紹說,他們今年5月在包河建成了大唐高鴻V2X(車輛對外信息交換)總測試基地,開展各種測試,以及車路協同新的技術方向科研,打造車路協同V2X應用場景示范園。
安徽高鴻科技公司大廳內,車路協同云控平臺正密切監視著路試車輛,車輛數量、路測點位被一一呈現在大屏幕上。“你看這個紅點,就是行人進入了行車道。”陳玉強介紹說,高鴻已主導了上海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等10余個項目的部署和建設,參與項目達30余個,從寒冷的東北到火熱的重慶都有開展,從而更好地檢驗系統設備的可靠性。
北京星云互聯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包河經開區注冊成立安徽星云互聯科技有限公司,部署V2X項目。安徽星云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V2X應用層標準(國標)第一執筆人王易之介紹說,星云互聯已經開展了C-V2X大規模測試,探究真實交通擁擠環境下OBU與OBU、OBU與RSU間的通信性能,有204臺通訊設備參與測試。公司還與蔚來達成了合作,在接下來的量產車型中運用星云互聯的軟件。
“我們選擇在包河經開區落地,一是因為合肥產業配套完善,主機廠品牌眾多;二是因為合肥市與中關村良好的合作關系;三是看好合肥市以及包河區在智能網聯汽車‘新基建’方面的投資前景。”王易之表示,今年,他們的訂單額預計可達3億元。
包河經開區與北京中關村合作共建的中關村協同創新智匯園,是智能網聯汽車的重要產業載體。“目前我們已入駐企業70余家,智能網聯汽車方向的企業約占70%。”合肥中關村協同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昌春介紹說,園區已引進自動駕駛領域的智行者、低速自動駕駛領域的倉擎智能、高清地圖領域的寬登科技、激光雷達領域的北科天繪、毫米波雷達的楚杭科技等,視覺、高精定位、紅外夜視、自動泊車等諸多領域均有引入或正在洽談的企業。
合肥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林學欣介紹,去年9月成立以來,他們已為13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了測試,加上長三角互認的車型已有37臺。
“開發區2020年申報的合肥市5G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項目已通過評審和審批,總投資金額10.9億元,包括不少于60公里的車路協同示范線、合肥港無人物流、新能源充換電站、車聯網大數據中心,為創建國內一流的智能網聯汽車先導區夯實基礎。”據包河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楊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