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武漢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仍在加緊建設——
國內最先進測試場力爭年底建成
自動泊車、輔助駕駛、車道偏離預警……驗證智能網聯汽車的新功能,需要專業的測試場。作為“聰明的汽車”的未來“考官”,國慶期間,位于武漢的華中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仍在加緊建設。
10月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實地探訪位于沌口軍山新城的建設工地,1200余人國慶假期不休,正在加緊施工。據介紹,該項目建設進度已過半,力爭年底建成。
打造國內最先進的測試系統
東荊河河畔,測試場造型猶如一只巨型回旋鏢,亦如一只展翅的雄鷹。
圍擋內,吊車挖掘機一片轟鳴聲。高低起伏的工地上,挖土、壓路、澆混凝土等諸多作業穿插進行。
測試場占地1313畝,由中建二局湖北分公司承建,建設內容包含十大場景測試區、四大實驗室群,以及中部首條F2級別國際賽車道。未來,這里將為智能網聯汽車研發、檢測、認證等提供服務。
據了解,測試場包括高速匝道場景測試區、極限競速測試區、高速及極限性能測試區、極端環境測試區、城市交通場景測試區、鄉村交通場景測試區、自動泊車測試區、山路模擬測試區、多功能測試區(虛擬測試廣場)等。
其中,高速匝道場景測試區包含高架橋、上下匝道、收費站等多個部分。極端環境測試區則將模擬“風、雨、雷、電”等極端氣象條件,讓車輛在極端天氣條件下接受測試……
據介紹,武漢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建成后,將應用高精地圖、大數據、人工智能、5G以及自動駕駛、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V2X(車路協同)、極限測試技術等車聯網技術,構建起國內技術最先進、功能最完備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系統。
專業賽道里用起“水上漂”
中軸線附近部分地塊,未來國際賽車道的一部分,數臺壓路機正在來回碾壓。
“為保證測試的精度,測試區場內大部分地基的沉降必須控制在5厘米以內。”對于項目部的副總工程師文浩而言,難度不小——測試場地質條件復雜,擁有含煤層、碎石土、巖溶區等。為此,在地基施工中,用上了近乎所有類型的工程樁,其中管樁的總長度就達100多萬米。
國際賽車道標準嚴苛。文浩介紹,這里將進行競速比賽,及汽車極限工況、性能測試等。按要求,測量賽道內任意一點,4米范圍內高差不能超過3毫米。
“這就要求賽道重量輕、質地硬。”文浩透露,建設中特別使用了一種泡沫輕質土,放到水中能漂起來,抗壓性能則優于泥土。賽道施工包括軟基加固、路基和路面三部分,建起級配碎石、水泥土、泡沫輕質土、三層瀝青路面等十多個面層。
建材問題解決了,如何實現高水準、高質量精確施工?攬“瓷器活兒”還需要“金剛鉆”。 據介紹,賽道施工中會使用3D攤鋪技術。通過在攤鋪機上加裝棱鏡、GPS等,再配合自動全站儀和控制系統,能精細控制攤鋪的厚度、平整度,大幅減少人工作業誤差。
自建實驗室護航品質
建設功能復雜、標準很高的測試場,如何保障施工質量?
記者了解到,項目質檢部門與監理部門嚴格施工過程管理,嚴格工序、質量驗收等。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部專門設置了10多人的實驗室,作為項目內部施工檢測輔助手段。在第三方檢測基礎上,實驗室購買設備進行水泥試驗、砂石骨料試驗、混凝土強度試驗、土工試驗等,實現項目品質“雙保險”。
眼下,整個測試場項目作業面全面鋪開,10大項目全部開建。工地上,1200多施工人員按8小時一班分早、中、晚輪班作業。
施工現場按照大工區、小班組“兵團作戰”,合理安排作業內容。例如避開高溫天氣,夜間集中澆筑混凝土;白天再開展高空和臨邊洞口作業等,確保施工進度、施工安全。
記者在現場看到,項目區中軸以南,信號屏蔽艙和極端環境艙的鋼結構主體已經吊裝完成。預計極端環境艙外墻板近日鋪設完成,信號屏蔽艙10月中下旬鋪設完外墻板。
兩座測試艙一側,占地約450平米的自動泊車測試區路面瀝青已經鋪設完成;鄉村交通場景測試區剛剛啟動級配碎石層施工……
“我們2020年12月進場。當前,項目建設正按照既定時間節點有序推進。”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徐容說國慶節有難得的良好天氣,雖然大家沒有休息,也沒有舉辦慶祝活動,但建好重點工程就是對祖國最好的獻禮!(記者 周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