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 市場亂象叢生

發布時間:2021-08-13 15:37:28  |  來源:中國汽車報   

“漢蘭達、凱美瑞都沒有現車,需要預訂,卡羅拉、亞洲獅的貨源也非常緊張,都是芯片短缺‘惹的禍’。”日前,北京豐臺區一位汽車經銷商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據說期因為芯片短缺,豐田的部分產線受到影響,一些車型的生產出現了斷斷續續的情況。

而在這種情況下,芯片經銷商漲價成為了“扼住車企命運的枷鎖”。“芯片經銷商上午說這款芯片的價格是300元,如果不趕快付錢,下午就可能漲到500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自主品牌車企高管告訴記者。

對此,政府主管部門果斷出手整治。“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突出問題,日根據價格監測和舉報線索,對涉嫌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立案調查。”8月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強調,下一步將持續關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秩序,進一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

哄抬價格 市場亂象叢生

車企老總排隊“搶芯”,不惜代價支付現金“奪芯”,通過各種渠道千方百計“找芯”……據了解,為保證汽車生產,車企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使出渾身解數,但眼下汽車芯片仍是一芯難求。

“由于供應短缺,經銷商手中的汽車芯片價格開始瘋漲。”浙江隆暉汽車電子有限公司采購經理祝晨向記者介紹稱,現在不僅整零企業的老總本人要到經銷商處排隊“搶芯”,而且很多經銷商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與去年上半年相比,汽車芯片價格普遍上漲了10~20倍,原來一款20元的普通車載芯片,現在價格漲到了400元,意法半導體生產的一款汽車芯片,在經銷商手里的價格甚至上漲了70倍。

“更可氣的是,市場上還出現了假芯片,以及拿了錢就跑的騙子。”林濱向記者介紹道,一些囤積芯片的經銷商借機亂漲價,竟然能把不到20元的芯片炒到上千元,行業對芯片漲價數十倍早已見怪不怪;有的經銷商以次充好,以生產線上淘汰的次品充好貨,有的以廉價的消費電子芯片冒充車規級產品,逼得車企去采購芯片都要帶上技術人員以免上當;還有騙子打著經銷商的幌子,收完錢就跑,由于他們借助網絡臺聯系,所以涉嫌犯罪的行為還難以取證。“他們就是乘人之危,是典型的詐騙。”他氣憤地說。

“汽車芯片短缺由諸多因素造成,經銷商亂漲價也有機制方面的原因。”汽車導航電子供應商黃石北斗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馬剛對記者表示,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汽車芯片廠商幾乎都是微利,利潤基本被處于供應鏈中間段的經銷商賺走了。除了像博世這樣的零部件巨頭與芯片廠商直接合作外,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經銷商面向市場,而不是廠家直接銷售。這種經銷商代理制,也使他們實際把控了市場供應權及漲價權。所以,遇到來芯片經銷商哄抬價格的情況,企業大都“敢怒不敢言”。

芯片短缺 車企備受煎熬

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汽車芯片供應危機,至今仍在持續發酵。權威咨詢機構預計,這將使今年全球汽車產量減少390萬輛,損失或達1100億美元(約合人民7100億元)。

來,因為汽車芯片短缺,沃爾沃、通用、福特、本田、日產等多家車企大面積停工減產,現代汽車也曾多次調整生產計劃。在國內市場,自主和合資品牌也均受到了明顯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94.3萬輛和201.5萬輛,環比下降4.8%和5.3%,同比下降16.5%和12.4%。“芯片短缺給整個行業帶來的影響,通過層層傳導在6月集中爆發,體現在了產銷量下滑方面。”該機構相關人士表示。

此前,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一個公開場合談道,現在的智能電動汽車,大約需要大大小小的芯片約1700多片,早與傳統燃油車不能同日而語。“智能化程度越高,對芯片的依賴越強,經銷商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敢漫天要價,車企對此有苦難言。”上汽集團技術中心設計師張工對記者說。

“算力、電子控制單元(ECU)、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等所需的芯片已多次漲價,我們的多款車型只能輪流生產,哪款車型的芯片到了,就先生產哪款。”前述車企高管告訴記者,芯片短缺是事實,但很多經銷商囤積芯片、串通漲價加劇了供應矛盾,抬高了企業采購及生產成本,使企業格外為難。他還補充道:“有人建議車企根據芯片供應現狀,以容易獲得的芯片為基礎修改車型設計。但他們不知道,現在智能電動汽車的很多芯片,尤其是中高端芯片根本無法替代,而且現在修改量產車設計并不現實。”

祝晨也表示,汽車芯片在部分經銷商手中的價格瘋漲,給整零企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所以對于整車價格漲是不漲,車企也很矛盾——不漲價自身就要虧損,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特別是一些外資汽車品牌車型降價的情況下,漲價意味著可能失去部分市場競爭力。“目前,企業負擔加重的根源,就是汽車芯片經銷商的亂漲價。”他說。

立案查處 保產業鏈安全

“立案查處、遏制個別汽車芯片經銷商惡意漲價、串通漲價、瘋狂漲價等行為,有利于整個汽車行業和企業,是保證汽車產業鏈安全的務實之舉。”中南大學交通運輸研究中心研究員時蔚然向記者表示,一是對汽車產業有利,主管部門的有力舉措有利于恢復汽車芯片市場正常秩序,使產品回落到合理價位,還可使囤積的芯片“交還”市場;二是對于企業有利,很多車企因芯片受限的產能將得到釋放,一些熱銷又因芯片短缺生產遇阻車型的市場供應也會改善;同時,還能為企業真正減輕負擔,從而使它們集中精力提升市場競爭力。

“這些‘炒芯客’惡意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相關行為已涉嫌違法違規,主管部門立案查處有法可依。”湖南法源律師事務所律師任羽倫告訴記者,個別汽車芯片經銷商罔顧行業現實,囤積芯片,惡意炒作,哄抬價格且幅度較大,不僅給企業增加了負擔,也擾亂了汽車芯片市場秩序,給整個汽車行業帶來了不利影響,程度輕者涉嫌違規將受到查處,重者如涉嫌違反《價格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將依法懲處,具體要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立案調查結果。

其實,為保證汽車芯片供應鏈安全,主管部門一直都在不懈努力。華泰證券分析師彭松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中主要包括,一是工信部去年就組織編寫了汽車企業與芯片企業的對接手冊,組織了兩個行業的企業見面對接會;二是主導成立了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囊括了汽車和芯片兩大產業,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研發機構、高校院所、行業組織等,推動了汽車芯片的自主開發;三是在汽車產業中有針對地開展了補鏈強鏈專項行動,鼓勵汽車企業與芯片企業之間聯合研發,協同協作等。此外,企業層面也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這對國內汽車芯片短缺的現狀尤其具有針對。”中國市場學會(汽車)營銷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薛旭向記者表示,政府主管部門出手整頓汽車芯片市場秩序,也是解決芯片供應鏈“卡脖子”問題的重要一環和保障舉措。“在整頓汽車芯片市場秩序的同時,行業也時刻不要忘記加快發展自主汽車芯片,以此來從根本上破解汽車芯片供應鏈危機。”他認為。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