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農業產業鏈表現活躍,農藥股豐山集團、江山股份、藍豐生化、利民股份漲停,化肥板塊冠農股份、天禾股份、芭田股份漲停,富邦股份、宏達股份等漲幅居前。
國泰君安表示,在氣候、油價、俄烏沖突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全球農產品風險升溫,加大發達經濟體通脹壓力及政策困局,新興經濟體可能面臨更大沖擊。我國糧食價格有望基本保持穩定,飼料用糧、油料等面臨一定漲價壓力。
其認為可關注三條線。第一,優質的農產品生產企業,受益于“藏糧于地”;第二,優質種子龍頭,受益于“藏糧于技”;第三,農化鏈條。
今日上漲的化肥、農藥即屬于農化鏈條。未來農藥化肥行業在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加速落后產能的淘汰,提升了行業的集中度,相關產品價格也處于漲價周期。
全球糧食價格上漲提升農藥需求
受農產品漲價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大大提升,而種植收益的提升往往會帶動農民當年或次年在農藥等農資品方面增加投入。
資料顯示,使用化學農藥能有效控制農作物病、蟲、草害,可為全球每年挽回農作物總產量損失30%-40%,我國要以世界7%的耕地養活世界22%的人口,農藥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更為明顯。
招商證券認為,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對全球糧食安全意義重大作為農業生產中預防病蟲草害的重要手段,農藥作為剛性需求,在提高農作物產量,保障全球糧食安全中發揮重要作用。
分析指出,未來2-3年各國對于糧食安全的考慮將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糧食價格易漲難降,這大大增強了農民施用農藥的積極性,因此未來幾年農藥需求有望提升。
另一方面,在過去幾年,隨著國家安全環保政策趨嚴,農藥行業進入門檻大幅提高,高污染落后產能被逐步淘汰,國內農藥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優質龍頭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全球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細分來看,由于草甘膦擴產受到環保政策制約,供應緊張格局仍將持續;草銨膦價格大幅上漲后雖逐步回調,但未來市場需求提升依舊被看好;此外麥草畏、擬除蟲菊酯等市場需求將逐步提升業景氣度向上。
化肥行業供需持續偏緊
除了糧價上漲外,化肥還受供給缺位和相關限產政策影響。
從供給面來看,俄羅斯因制裁決定中止化肥出口,原俄羅斯化肥客戶均開始尋找新貨源,俄羅斯為鉀肥、磷肥生產大國,全球供給因俄羅斯出口的缺位而大幅下降。當前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化肥進口國,但已經在進口化肥上遇到麻煩。
資料顯示,俄羅斯是三大類肥料(氮肥、磷肥、鉀肥)的最大生產國,對于全球化肥市場的影響舉足輕重。在化肥出口方面,俄羅斯占全球氨出口量的23%,占全球尿素出口量的14%,占全球鉀肥出口量的21%、磷酸鹽出口量的10%。
另據wind數據,當前全球主要化肥產品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氯化鉀等在部分地區的市場價格均已突破1000美元/噸。
國內方面,因春耕旺季來臨,磷肥、鉀肥受益于需求提升,價格也維持高位運行。
此外,4月7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再次要求嚴控磷銨、黃磷等行業新增產能。由此中長期黃磷供應端增量都將受到限制,原料供應偏緊的格局有望維持。
興業證券指出,今年一季度的原料成本繼續上漲,推動磷肥廠家的生產成本上漲500元/噸左右。其他原料價格同樣漲幅驚人,對于化肥形成較強的成本支撐。
興業證券表示,在滯脹大背景下,糧食作為民生必須品需求將保持平穩增長,強剛需支撐下價格影響需求幅度甚微。當前糧食價格高企,有望提升農民的種植積極性,而種植面積的提升將帶動化肥需求。后續在需求支撐下,供需趨緊或將使全球化肥價格持續抬升。
申港證券也認為,化肥行業景氣度有望延續,一方面,政策嚴控新增產能使得原料價格上漲,成本端支撐較強;另一方面,國際局勢沖突加劇對全球化肥供應影響較大,中長期供需有望延續偏緊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