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里,設有朱國祥紀念館。很多游人會走進紀念館,了解朱國祥的生平事跡,駐足沉思,感念這位勤廉為民的好縣令。
朱國祥的事跡與夏津黃河故道的歷史和現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該縣結合本地傳統文化資源,深入挖掘黃河故道歷史文化,與朱國祥廉潔自律、勤政愛民精神做好結合文章,讓廣大干部群眾在游覽景區的同時,接受廉潔文化的熏陶。同時運用系統思維,將廉潔文化與崗位教育、黃河故道文化、非遺傳承、家風建設四項工作深入融合,打造“清風潤心”廉潔文化品牌。
夏津縣圍繞“信訪矛盾多、出現問題多、公職人員多”的重要部門、重點領域、關鍵崗位,開展有針對性的廉潔文化創建和教育活動。該縣紀委監委針對行業部門的特點,將廉潔文化融入到各部門單位的機關文化之中。教育系統作為示范點之一,從機制、陣地和活動等多方面入手,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探索出了一條廉潔文化和崗位教育融合推進的新路子。“廉潔文化不是泛泛而談的,要在增強針對性上下功夫,讓廉潔文化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廉潔從政的‘助燃劑’。”夏津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劉海濤說。
“揚清風、樹正氣,‘十二嚴禁’要牢記,我們都來促廉政,營造社會好風氣。”前不久,夏津縣山東快書非遺傳承人王家強結合縣紀委監委下發的節日紀律要求,和徒弟一起創作了對口快板《“十二嚴禁”要牢記》,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夏津縣在推動廉潔文化和本地非遺傳承融合方面,注重在關鍵節點發力,將功夫下在平時。結合紀律要求,適時推出廉潔作品,以廣大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廉潔文化。
為延伸廉潔文化影響的“觸角”,夏津縣結合家風建設工作推動廉潔文化向公職人員家庭延伸,取得良好成效。去年,德州市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工作交流推進會在夏津縣舉辦,該縣家風建設工作成效在會上獲得充分肯定。夏津縣紀委監委還創新開展了以“家風學校”為載體、“一校兩隊三堂四式五制”模式的家風建設工作,推動機關、學校、社會“三堂融合”,將廉潔文化創建與家風建設深度融合,開展“學黨史、傳家風”系列活動,用優良家風帶黨風政風、促社風民風,引領形成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夏津縣還探索了“6+N”廉潔文化建設模式,在機關、學校、農村、社區、企業和家庭等6個層面選樹廉潔文化示范點,并結合本地實際補充擴展其他層面的廉潔文化創建活動,形成了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工作合力。
“深入推進廉潔文化建設,是涵養清風正氣、深化‘三不’一體推進的重要舉措。”夏津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范淑香表示,將進一步探索擴大廉政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全面推進“清風潤心”廉潔文化品牌創建,為營造全縣良好政治生態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