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宛男:A股走出底部的三個參照

發布時間:2022-03-26 09:11:59  |  來源:中財網  

本周,A股市場又現疲弱走勢。不少研發機構都在研究和判斷A股是否見底、何時見底?在此,筆者也想談談個人的粗淺看法。在筆者看來,有三個指標可作為參照。

恒生科技指數何時企穩

恒生科技指數從最低3463點反彈至4735點,7個交易日中最高漲幅達36.73%,可上周周漲幅僅為5.6%。7個交易日如此之大的上下振幅,說明市場分歧很大;果然本周掉頭向下,跌幅為2.35%。

恒生科技指數之所以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一是因為該指數集中了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平臺企業,而日前高層會議提到,經過2021年的治理,“平臺經濟競爭生態明顯優化,市場競爭環境穩步向好”。且在抗疫防疫中,平臺經濟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二是因為該指數跌得夠深,真要反彈,理應率先走出底部,所謂“蓄之既久、其發必速”。三是港股是國際市場,國際化程度較A股為高,連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也非常看好并買進阿里股票。更何況阿里巴巴宣布大幅擴大股票回購計劃的規模,從150億美元擴至250億美元。

然而在這些利好因素的加持下,恒生科技指數還是不爭氣地掉頭向下,騰訊、美團、京東本周分別下跌6.48%、11.94%、6.15%,阿里如此創紀錄的回購,也就漲了9.2%。

事實上,本周前三天,恒生科技指數表現較好,A股也同樣如此;到了周四、周五,恒生科技指數大跌,A股也頂不住了。

何時出現預期向好主流板塊

自去年12月13日滬指到達階段高點3708點,至本周末報收3212點,已跌去13.4%,可微盤股指數(880823)恰好相反,漲幅為13.4%。這段時期來,凡年報虧損的公司,披露業績后多數大漲。如3月22日披露年報的ST美訊,業績連虧四年,股價3天漲停;每股收益-1.30元的鈞達股份,年報披露后漲至97元等等。本周也是妖股瘋狂的時期。21連板的*ST實達遭停牌核查后,周五復牌繼續漲停。盤龍藥業、天保基建狂飆,8連板居然成“標配”,北玻股份上演“八百標兵奔北玻”。

妖股為什么會頻頻表演?因為大跌后市場更加謹慎,短期缺乏增量資金,也沒有預期向好的主流板塊,存量資金難有主線,于是便去“折騰”妖股,凡下跌市道多是如此。

周五,*ST長動披露年報,公司連續三年被審計機構拒絕表示意見,連虧四年且凈資產為負,連續兩年營收低于1000萬元,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觸及深交所終止上市條款,自3月25日開市起停牌。

就在同一天,*ST中新、*ST明科、*ST易見、*ST拉夏、*ST中天、*ST游久、*ST綠庭、*ST中房、*ST艾格、*ST東電、*ST華訊、*ST邦訊、*ST騰邦、*ST金剛等14家上市公司,也一齊發布了股票可能退市的風險提示公告。當天,這14只個股幾乎全部跌停。

事實上,2020年財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就有27家上市公司,如果2021年繼續被“否”,也難逃退市噩運。

簡而言之,只有在妖股不再“作妖”,垃圾股“應退盡退”,而績優成長企業又能真正給投資人以信心,且有所表現之時,市場才能真正走出底部。

新股何時不再頻頻破發

截止3月25日,兩市共上市24只新股,迄今已有10只破發;連發行價為5.08元的均普智能,也已接近破發(現價5.08元)。接近一半新股破發,主要原因是發行價太高、超發比例太高,如格林深瞳、首藥控股等虧損企業發行價也達近40元/股,且這種情形還在繼續上演。如3月23日發行的長光華芯,經審計的年報尚未盈利,發行價高達80.8元,原計劃募資13.48億元,實際募資27.39億元,超發103%;同樣,將于下周一發行的虧損企業普源精電,發行價60.88元,原計劃募資7.5億元,實際募資18.46億元,超發146%等等。只要擬上市企業和相關保薦機構還如此貪心地把發行價越做越高,而“一鍵打新”依然沒有實質改變,還是萬分之幾的中簽率,那么新股破發率還會繼續處在高位。而眾所周知,頻頻破發對人氣的打擊很大,長此以往則市場難言走出底部。

當然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市場走出底部,如油價處于高位,2月以來糧價開始大漲,以及新冠疫情何時結束等等。所以,股市恐怕還得熬上一段時間。

關鍵詞: 恒生科技 新股破發 上市公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