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涪陵區“四向發力”織密學生防溺水安全網

發布時間:2022-07-21 05:56:54  |  來源:重慶市教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涪陵區堅持把學生防溺水作為創建“平安校園”的重中之重,堅持統籌聯動、宣傳引導、實踐體驗、排查監管“四向”發力,織密學生防溺水安全網。

第一,堅持統籌聯動,壓實三方責任。一是壓實學校責任。壓實防溺水校(園)長第一責任人和分管校(園)長主管責任,推動防溺水工作謀劃部署、協調督促、調查研究、檢查落實落地落細。壓實班主任班級管理責任,嚴格執行請假制度,隨時了解、掌握學生去向。二是壓實家庭責任。健全家校協同防溺水工作機制,學校與學生家長簽訂《防溺水安全告學生家長書》,明確家長對學生防溺水監護責任。三是壓實屬地責任。召開由鄉鎮街道政法委員等參與的防溺水工作會3次,印發防溺水文件6個,明確鄉鎮街道、村(社區)負責轄區水庫、山坪塘等水域的監管責任,落實人員對重點水域和事故易發區域實行分片掛包、網格化監管。

第二,強化宣傳引導,實現三個覆蓋。一是學生全覆蓋。將防溺水安全教育融入課堂、納入課程、列入考核,堅持開展“每天放學前三分鐘、周末放學前五分鐘、節假日放假前半小時”安全警示教育。印發防溺水倡議書21萬份,編印防溺水安全知識宣傳資料18萬份,引導學生掌握防溺水知識、增強防范技能。二是家長全覆蓋。定期召開家長會宣講防溺水知識,堅持每周向家長及學生發送防溺水安全提醒和警示視頻,引導家長重視孩子防溺水教育,對孩子外出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歸時、知內容”。通過QQ群、微信群、短信等平臺,推送防溺水安全提醒20萬條、警示視頻270個。三是社會全覆蓋。充分發揮區融媒體中心、涪陵教育公眾號等媒介作用,在線推送防溺水安全信息13條,累計瀏覽量達40萬人次。在全區80個大型住宅小區張貼防溺水宣傳海報380張,36條線路340輛公交車車載媒體循環播放防溺水公益廣告40次以上,群眾防溺水知曉率達95%以上。

第三,注重實踐體驗,抓好三項教育。一是防溺水主題教育。扎實開展學生防溺水“七個一”教育活動,深化拓展防溺水知識競賽、征文比賽、手抄報比賽、繪畫比賽等活動,普及防溺水知識,提高學生防溺水技能。二是防溺水警示教育。在校園醒目位置設置防溺水“七不三要”警示牌336塊,開展“一盆水閉氣式”體驗活動549場,組織學生收看溺水事件視頻,達到以案示警作用。三是溺水自救教育。堅持每期開展防溺水科普進校園活動,協同衛健、應急等部門宣講溺水自救知識,提高師生水上求生自救和應變處置能力。鼓勵學生假期在家長的帶領下,到正規游泳場所學會游泳,提高學生緊急避險、遇險逃生技能。

第四,加強排查監管,夯實三大機制。一是監測預警機制。強化監測預警預報,及時轉發雨情和高溫預警、提示信息125條;結合“河長制”工作,發揮水域攝像頭的“天眼”作用,發現小孩涉水等險情及時預警處置。二是排查整治機制。健全防溺水聯防聯控機制,學校堅持每月協同屬地村(社區)對轄區涉水區域開展全面排查,落實村社日常巡查制度,加強學生上放學時段重點水域巡邏,將溺水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共排查整治安全隱患736處,在水庫、塘堰、工地深坑等醒目位置設置警示牌12560個、警示標語12560條、放置長竹竿6957根,配備救生圈、救生衣等必要的救護裝備3254件,有效預防防溺水事件發生。三是督導檢查機制。建立完善教委領導包片、聯系科室包校防溺水督查機制,每月對校(園)防溺水工作開展“四不兩直”隨訪督導,推動防溺水工作落地落實。把防溺水工作納入教管中心、中小學(幼兒園)年度綜合目標督導考核,與單位評先選優、教師評職晉級掛鉤,嚴格實行“一票否決”。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