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8日9時06分訊 他們活躍在德育教導團、校外輔導團、法治宣教團、科技輔導團、丹心藝術團等崗位上;他們雖然年逾花甲、兩鬢斑白,卻個個精神飽滿、步履堅定,用“余熱”溫暖著孩子們……他們便是南川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五老”同志。為了給南川區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社會環境,他們“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一直堅守在關心下一代的最前沿。
“五老”全心投入培養“法商”
南川區關工委在書院中學召開基層關工委工作暨第四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推進會時提出,加強政治責任感,把握關工重點任務,對標對表、扎實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關工委的工作對象是青少年,工作陣地在基層,會議提振了全區關工委的精氣神,各項普法教育活動在南川遍地開花,鄉鎮、街道、村、社區、中小學校的關心關愛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我當過教師,懷著對孩子的關切,我來到了這里……”在“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中,這樣的開場介紹讓人備感親切,接下來老同志們以詼諧幽默的風格、通俗易懂的語言、貼近生活的現實事例,以案釋法、以法論事。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法商”,讓幼小的心靈受到法治的洗禮,“五老”們全身心投入到這項工作中。
南川區關工委法宣團聯合區檢察院開展法治教育活動,進學校、進課堂,跟別人眼中的“問題少年”談心,扮演模擬法庭現場,用“高墻鐵網”的警示教育,讓同學們心靈受到震撼。
為了讓關愛工作落實見效,越來越多“五老”被請出“山”,組成一支特殊的“五老普法”宣傳隊,走街串巷、進村入戶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在西城街道,黨建帶關鍵,陣地有牌子,工作有盤子。班子成員熟悉基層,熟悉群眾,能夠結合當地實際對法律條文進行深入淺出的宣講,增強了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際效果。
老有所為不卸甲,一心普法塑人生。正是“五老”們不辭辛苦、不計名利,為教育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知法守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老少共進共樂親如一家
“現在孩子們見到我都打招呼叫爺爺,可親了!”這樣的親近,源自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在南川區,“五老”們當起了“代理家長”,定期家訪看望“孫子孫女”,對一些缺少家庭關愛的孩子進行心理疏導,送去孩子需要的學習用品。
9月迎來新學期,“五老”們的新擔憂也來了:“不知道孩子們還缺東西不,開學第一天在學校表現怎么樣?”隨著下課鈴聲響起,“五老”們作為“代理家長”出現在校門口,迎接孩子放學。當熟悉的面孔出現在眼前,孩子們開心地撲向爺爺奶奶懷里,與爺爺奶奶親如一家人。
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關工委的老同志們傾注了很多心血和真情,關工委成功舉辦“育苗計劃”留守兒童暑假公益課堂教育活動,讓孩子們過得充實不孤單;聚焦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紅色基因的傳承,開展“‘中華魂’和新時代好少年讀書活動”;還有農村十百千萬“雙帶”青年主題教育、老少共建和諧社區、家長學校等多項活動。
付出終有回報。目前,南川區創建區級黨史國史教育基地11個,創建區級農村人才培訓基地、中小學生勞動實踐基地5個,創建重慶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1個。
在關工委的愛護下,廣大青少年向上向善向美成長。2020年,南川區讀書活動參加學生共達7萬余人,占全區中小學生總人數95%。其中“中華魂”科技托起強國夢活動征文獲獎181人,一等獎44人;演講獲獎48人,一等獎15人,特等獎2人;獲重慶市征文特等獎3人,演講特等獎1人。
在教育部、重慶市教委關工委開展的“新時代好少年”讀書活動中,南川區3.1萬名學生參加,獲獎居全市第三名。南川區關工委榮獲中國關工委、教育部關工委展開的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先進集體”稱號,榮獲中國關工委《中國火炬》雜志頒發的“宣傳工作先進”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