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新增129個!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開啟群聊模式
按需培養,職校畢業生被高薪“秒殺”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示了第二批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擬立項名單,擬確定來自全省75所高職院校的129個專業群入圍。
據悉,省級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工作自2019年11月啟動,計劃重點建設300個左右定位準確、特色鮮明、校企合作共生、綜合實力強的省級高水平專業群,通過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全方位融合。那么,新一批高水平專業群的立項名單的篩選標準為何?各高職院校在專業群的建設上又有哪些亮點呢?
入選高水平專業群都有誰?
記者統計公示名單發現,第二批高水平專業群名單覆蓋領域較廣,且都對接區域或行業重點產業,大部分專業群對接工業制造、計算機、貿易、教育、家政服務等領域。從公示情況來看,市場營銷 、工商企業管理、物聯網應用技術3個類型的專業群入選數目最多,有6所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群入選,工商企業管理和物聯網應用技術各有4所。緊隨其后的是大數據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烹飪工藝與營養、小學教育等專業群。
據悉,高水平專業群的篩選標準,與經濟建設需求及人才缺口緊密相關。廣東一直以來都是制造業發展的排頭兵,記者梳理今年省人社廳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發現,目前廣東省制造業急需緊缺人才數量最多,超過總需求人數的一半(61.93%)。從需求專業來看,企業有較高需求的專業包括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信息與計算科學、機械工程、市場營銷等。例如本次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申報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群,涵蓋工業機器人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電氣自動化技術等三個專業,覆蓋了當前市場的主要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批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擬立項名單上,“康復”“現代家政”“智慧健康養老”等字眼頻頻出現,三所高職學校的“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群入選。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支持院校增設一批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并擴大招生規模。廣東省為緩解家政與養老服務專業技能人才的短缺,啟動“南粵家政”工程,針對市場緊缺的母嬰、居家、養老和醫護四類服務,輸出高質量的家政專門人才。
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將會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廣東省經濟建設急需、社會民生領域緊缺的專業領域,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
“高手”有何“高招”?
記者了解到,入選高水平專業群的各高職院校為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紛紛找準人才培養和行業企業需求的結合點,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等方面進行重點建設。
以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入選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為例,該專業群采用“以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檢修工作過程為主線,面向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售后技術服務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要求學生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的生產調試與整車裝調和檢修等必備的基礎知識,熟悉新能源汽車技術檢修相關設備和工具操作等技能,能勝任新能源汽車的裝配與調試、性能檢測、維護檢修、技術管理等崗位工作。
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對中醫、針灸推拿、中醫康復技術等專業技術人才迫切的需要,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入選的“中醫康復技術”專業群構建“3+2”人才培養體系,與附屬醫院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實施3年學歷教育加2年規范化培訓系統培養;采用“現代師承制”人才培養模式,由行業名醫名家和校內專任教師共同制定課程體系、教學標準、授課內容、考核評價標準等,實現行業名醫名家與校內專任教師同步線上線下進行課堂教學和技能傳授。
此外,在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方面,以佛山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群為例,該校建設西門子示范中心、機床電器、數控機床維修、單片機等多個實訓室進行補充教學。同時,推進高水平專業校本資源庫建設,把資源庫建成智能化、開放性學習平臺, 使學生能夠通過自主使用資源庫進行系統化、個性化學習。
精準對接崗位需求
無縫對接高薪職位
記者注意到,各高職院校除了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外,還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紛紛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提升學生在校期間實際解決工作實操問題的能力。院校通過精準實施校企合作、精準對接崗位需求,實現從學生到職工的精準化、實地化、無縫化對接,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從專業群課程體系設計上看,一些院校與企業共同設計專業群課程體系,將技術信息深度融入到教育教學當中,反映行業領域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以茂名職業技術學院的“建設工程管理”專業群為例,該專業群與廣東永和集團深入合作,在與粵西地區教育發展相結合的基礎上,成立“永和建筑學院”,開展永和訂單班。同時,企業每學期派出專業技術人員送教到校,為“永和訂單班”同學授課,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讓同學們及時把握行業發展方向及市場信息,掌握前沿專業技術。據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永和訂單班”實施“1+1+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第一年在校學習建筑專業知識,第二年根據訂單方向學習相關課程,第三年到企業參加實習。至2021年,廣東永和建設集團在茂名職業技術學院連續5年招收訂單班人數超350人。
此外,在推進產教融合過程中,建設高水平專業群離不開實踐基地的建設。以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為例,院校十分重視校企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力求基地建設與實踐教學項目設計相適應,形成共育人才、共促就業的良好機制。學院依托碧桂園集團強大的產業資源,聚焦培養目標對素養、知識和技術技能的要求,致力于打造與碧桂園集團產業鏈、創新鏈對接的專業鏈和人才鏈。在這一背景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應運而生。“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2020屆畢業生平均薪酬為5502元/月,有24名畢業生通過碧桂園集團崗位競聘,成功勝任萬元月薪崗位。”該校有關負責人表示,其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學生平均月薪為7824元,“是相當可觀的”。(記者 孫唯 楊蕊 馮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