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落地后的第一個長假 家長有焦慮有“佛系”

發布時間:2021-10-10 22:06:02  |  來源:羊城晚報  

“雙減”后首個長假孩子們的時間去哪了?

少了,玩樂多了,有家長焦慮了

“十一”假期是“雙減”政策落地后的第一個長假,教育部規定,法定假期不得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給孩子們一個充實快樂的假期。羊城晚報特別發起“‘雙減’后第一個長假,孩子們的時間去哪了”問卷調查,5337份問卷數據顯示,孩子們作業少了、學科類培訓明顯減少、體育鍛煉和閱讀的時間多了,但有21.4%的家長變焦慮了。

相關人士建議家長們,讓孩子自由發現、探索自己的興趣,對世界有廣泛的好奇心;要注重體育鍛煉、培養孩子強健的體魄,從體育運動中鍛煉意志,未來有體力應付學和競爭。

大部分孩子勞逸結合

此次共有5337人次填寫了調查問卷。其中,98.2%為一至六年級的小學生,其余為初高中生。“雙減”后的首個長假,孩子們的時間怎么安排?數據顯示,孩子們輕松多了。14.5%的孩子外出旅游,高達79.1%的孩子部分時間學、部分時間娛樂,1.5%的孩子參加了素質類學科培訓。

從時間安排來看,參加素質類培訓的孩子最少,更多的孩子選擇了勞逸結合。數據顯示,假期里完全沒有學、天天都在玩的孩子有5.1%;天天都在學、基本沒有娛樂的占0.9%;娛樂時間多于學時間的占62.3%;學時間多于娛樂時間的只有4.4%。看來,大部分孩子是真的減負了。

超七成孩子完全沒補課

“雙減”的兩大任務,一是減作業,二是減校外學科類培訓。這個長假,有4.3%的孩子參加了學科類機構培訓,71.4%的孩子完全沒有參加任何類型培訓。

“雙減”后的長假有何不同?64.9%的孩子作業變少了,58.2%的孩子玩樂的時間變多了。17.2%孩子學科類學變少了,25.4%的孩子體育、藝術、科技等素質類學增多了。但是,依然有極少部分孩子(3%)的作業不減反增,玩樂時間和素質類學也變少了。由此可見,“雙減”減掉了大部分孩子的作業負擔。

家長有焦慮有“佛系”

“雙減”后,家長的心態有何變化?數據顯示,58.6%的家長表示不受影響、沒有變化,有21.4%的家長則是變焦慮了,19.9%的家長相比以前反倒更加佛系了。

相關人士建議,對“雙減”感到焦慮的家長不妨仔細分析如今的教育生態。去年是“公、民同招”第一年,密考路堵死;今年“雙減”政策出臺,修訂后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要求,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也就是說,名校與民校即將脫鉤。(記者 蔣雋 張慧敏 田欣妍)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