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云上咸安報道“再這么下去鑼鼓嶺片區400畝糧食就要完了,一定要幫我們想想辦法!”8月12日,汀泗橋鎮洪口村村民劉昌明行色匆匆趕到村委會,“能想的辦法都想了,組里是真的再找不到水源了。”眉間的皺紋清晰地反映出他們面臨的窘境。
受連日晴熱高溫天氣影響,洪口村各片區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旱情況。“目前正處在水稻抽穗期,各地都在搶水灌溉,現在的水比金子還珍貴。”聽聞旱情,市檢察院駐洪口村工作隊隊長黃波立即趕到現場尋找解決方案,“附近幾個小組都已經無水可用,只能從程益橋村大橋河提水灌溉,最低也要保證所有田塊全部過一遍水。”
將近1.5公里的距離沒有中轉地,機械、水管、電費都是一大筆開銷,“不要緊,我來想辦法。”黃波分秒必爭向市檢察院申請救災資金,獲悉院里特事特辦給予3萬元經費支持后,他在心底長舒一口氣,“總算可以對農戶有個交代了。”當天下午兩臺高壓水泵和水管就被運回村里,傍晚時分,龜裂的地里終于迎來了久違的甘霖。
來不及回應群眾的感謝,第二天一早,黃波又匆匆趕往15組。這里的群眾反映組里老泵站損壞,百余畝水稻急需灌溉,得知組里大伙兒都有水泵,黃波立即組織村民開展生產自救,水管不夠,他一家又一家協調借取空余水管。
“好多老百姓一年的收入全在這茬莊稼上,旱情就是命令,決不能讓農戶莊稼絕收。”40多度的高溫下,身上的衣服早就可以擰出水來,“我們駐村工作隊的工作不就是確保老百姓的收入嘛。”黃波擦了擦眼角掉落的汗滴,又開啟了下一場工作的奔忙。
(特約記者:柳杰 編輯:董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