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各地推進移風易俗 提高鄉村社會文明水平

發布時間:2022-04-29 10:23:41  |  來源:南方日報  

鄉間小路上,“紅馬甲”們扛著油和米慰問老人;村頭廣場上,村民將地面打掃得干凈整潔……連日來,廣東各地通過加強志愿服務、健全治理體系等方式,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推進移風易俗,進一步提高鄉村社會文明水平。

吸引群眾參與志愿服務

“劉奶奶,最近生活還好嗎?這是帶給您的生活用品。”日前,肇慶封開縣侯村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隊帶領當地村民和師生等志愿者,開展慰問活動。志愿者們扛著掃把,帶著大米、食用油以及各種生活用品,前去探訪慰問孤寡老人和低收入家庭。

他們為孤寡老人送上生活物資后,一邊跟老人聊家常,一邊幫老人打掃院子。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員介紹,侯村還設立了愛心超市,通過愛心積分的形式,進一步吸引群眾參與志愿服務。

在清遠英德市新嶺村,巾幗志愿者們成為對群眾開展思想教育的骨干。這些志愿者大多是村里的婦女,她們針對不同群體的特點和需求,開展多樣化宣講,把講臺從會議室拓展到田間地頭、企業車間、社區廣場等。

志愿服務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讓志愿者收獲了快樂。各地通過不斷提升志愿服務水平,為鄉村振興建設添磚加瓦。

推行村規民約“積分制”管理

走進河源市古竹鎮平渡村,一幢幢錯落有致的房屋和寬闊的文化廣場,構成了新農村美景。平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曾遠強介紹,實行村規民約“積分制”后,不僅改善了鄉村風貌,還讓大家養成了勤儉節約、鄰里和睦的好風氣。

原來,為有效治理鄉村,平渡村推行了村規民約“積分制”管理制度。積分由基礎分、獎勵積分和處罰積分等組成,逐戶建立積分動態管理臺賬,每季度公示一次。“通過每季度的評議會,評出積分前3名的家庭,推選為五星級最美家庭并在村里進行公示,頒發五星級最美家庭門牌。”曾遠強介紹,典型引領激發了村民參與自治的積極性,有效扭轉了以往村民參與社會治理積極性不高、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環境衛生臟亂等風氣。

日前,河源市老隆鎮官坑村舉行了一場道德評議會,組織大家評身邊好人好事,議不文明現象,并就如何弘揚好家風、好家訓等建言獻策。村民代表討論交流,并按照村規民約對村民的孝道文化、環境衛生、垃圾分類等工作進行評議,讓村民感受道德模范引領的力量。

通過強化村民自治,廣東各地引導和鼓勵村民委員會制定或修訂村規民約,大力推廣和規范積分制、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老年人協會等做法,推動鄉村地區移風易俗。(記者:尚黎陽)

關鍵詞: 鄉村振興 鄉村產業 農業農村 移風易俗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