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以來,沂南縣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狠抓食品安全源頭治理,充分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發揮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部門職責作用,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在農業投入品管理、糞污資源化利用,動物疫病預防控制等方面取得較好成績,建立起“五級”網格化“四環”監管體系,為食安沂南建設筑牢了基礎。
一是農業投入品管理突出一個“嚴”字。采取集中檢查與隨機抽查的方式對已核發《獸藥經營許可證》的獸藥經營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檢查獸藥經營企業是否按照獸藥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運營。指導經營企業采購合格獸藥,不得銷售假劣獸藥、人用藥等,共檢查獸藥經營企業427家,發現問題452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督促限期整改。重點監測“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重點治理品種、“三品”認證基地、省級標準化生產基地及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檢測的重點成分是六六六、涕滅威、甲拌磷、克百威等37種高毒農藥、禁限用藥和常規用藥。截至目前,縣級定量監測樣品1127批次,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鄉鎮定性監測32714批次。
二是全域糞污資源化利用突出一個“高”字。本著“以點帶面,以面帶全”的思路,對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進行總體規劃、全域布局;創新推行“6+8+n”模式,根據不同畜種糞污特點和養殖規模,分門別類推廣堆肥發酵、原位發酵床、異位發酵床、槽式發酵、納米膜、沼氣化利用6種模式。根據全縣養殖場布局,規劃8個處理中心,目前已建好的有4個,其中3個已正常運行,凡是沒有條件自建糞污處理車間的養殖場和專業戶所產生的畜禽糞污,由處理中心統一收集處理。同時,在前期依托整縣推進項目建設28處糞污處理車間的基礎上,鼓勵更多有條件的養殖場建設糞污處理車間,進一步提高畜禽糞污源頭處理率,逐步構建全域化推進的糞污資源化利用新格局。全縣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保持在100%,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5.19%。
三是動物疫病預防控制突出一個“實”字。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的工作機制,上半年共免疫禽類1876.54萬羽,豬113.179萬頭,牛12.147萬頭,羊24.1萬頭。扎實開展動物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每月對轄區內定點監測點開展一次調查,全縣共監測100多個場點,通過調查分析,做到對重大動物疫情早發現、早預警、早應對。采取對集中免疫樣品集中檢測、“先打后補”樣品實時檢測、非免養殖場戶隨機抽樣檢測等多種形式,完成樣品免疫抗體檢測7000余份,將檢測結果及時反饋到各鄉鎮及規模場,根據抗體免疫質量分門別類補防補免,確保全縣主要動物疫病的免疫抗體水平都達到90%以上免疫保護率的要求。
四是五級網格四環監管體系突出一個“密”字。全縣15個鄉鎮(街道)全部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配備專兼職監管員56名。572個村居全部設立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與監管名錄內的生產主體全部簽訂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和承諾書,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全覆蓋、無縫隙。建立覆蓋分散農戶的監管體系,設立生產主體監管點100個、市場經營主體監管點3個,覆蓋農產品生產、銷售、儲運、市場的四個關鍵環節,實現了質量安全監管直通農戶和田間地頭。依托縣級檢驗檢測中心,設立覆蓋農戶、基地、市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點60個,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區域、不同品種,已完成縣級定量監測樣品1127批次,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鄉鎮定性監測32714批次。
責任編輯: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