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獎勵600萬元!廣州海珠區發布樓宇經濟白皮書

發布時間:2022-05-20 11:31:05  |  來源:南方日報  

珠江南岸,海珠琶洲樓宇一座接一座拔地而起,與北岸珠江新城交相輝映,形成繁華城市景觀。

樓宇林立,是一座城區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廣州樓宇經濟發端于越秀,后來一路東移,在珠江新城、體育中心一帶走向成熟。隨著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受矚目,下一個樓宇經濟中心區正在誕生。

戴德梁行企業及項目服務部董事汪子浩分析,海珠樓宇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得益于“難而正確”的招商方式,通過產業先行的土拍模式,強化鏈條招商,一樓一鏈,以樓聚產,保障商務區建成后產業導入的純粹性。

日前,廣州市海珠區發布兩份重磅文件,拿出全城最高獎勵,推出首本白皮書,促進樓宇經濟加速跑。

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背景下,《海珠區商務樓宇與園區評星及獎勵措施》(以下簡稱《獎勵措施》)和《海珠區樓宇經濟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的出爐,持續激發樓宇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產業發展活力,提振了經濟社會發展信心。

1“四上”企業每年最高獎600萬元

“對于商務樓宇、園區引進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重大的‘四上’企業,每年最高獎勵600萬元;對于引入獲得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省級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技術創新中心認定企業的樓宇、園區,將給予額外獎勵……”

《獎勵措施》十分關注重點產業,鼓勵引進創新型企業,在星級樓宇評定和獎勵上突出經濟效益和創新效益。記者了解到,海珠區此次發布的政策在全市范圍內同類獎勵扶持金額最高。

海珠尤其重視產業發展引導,《獎勵措施》加大了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都市型工業等重點產業企業引進的獎勵力度,引導樓宇加強產業靶向招商穩商,以單個樓宇打造特色產業鏈條,以樓宇集群打造特色產業集聚。

此外,對于存量商務樓宇、園區,海珠鼓勵通過調整入駐企業產業結構、做好物業服務推動優質企業續租等方式,實現樓宇經濟貢獻增量提升。對于新增樓宇、園區,則鼓勵招大引強,力爭打造更多億元樓宇和十億元樓宇。

“樓宇經濟發展既要發揮政府的引領作用,也要活化利用社會力量,協同做好樓宇招商和樓宇服務。”海珠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楊曉認為,通過樓宇經濟政策,充分調動樓宇業主的積極性,在樓宇招商中不能只看租金,更要關注產業和創新價值,實現樓宇和地方經濟發展雙贏。

2海珠樓宇經濟進入蓬勃發展期

“海珠這塊熱土越發成為企業搶先入駐的‘香餑餑’。”廣州之窗招商負責人黎振宇認為,樓宇經濟領域首本白皮書的面世,讓投資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海珠樓宇經濟發展情況,從而提升投資意愿。

《白皮書》系統梳理了海珠樓宇經濟發展歷程、投資環境、產業集聚新趨勢、樓宇經濟政策出臺等情況,全面展現海珠區樓宇經濟發展的活力和韌性。

作為廣州市的幾何中心及都會區的核心區,海珠區近年來依托“一區一谷一圈”三大產業平臺,大力開展產業招商和城市開發,樓宇經濟進入蓬勃發展期。截至2021年末,海珠區已建成投產的1萬平方米以上的商務樓宇達97棟,可供招商面積超560萬平方米。

戴德梁行數據顯示,琶洲已成為廣州甲級寫字樓供需最為活躍的商務區之一。擁有40余棟新建及在建商務樓宇的琶洲地區,優質樓宇載體豐富、數字經濟產業集聚、現代產業鏈條完善,已然成為廣州樓宇經濟的新代表。

2017年以來,琶洲甲級寫字樓凈吸納量均居全市主要商務區首位,2022年一季度,琶洲凈吸納量11.89萬平方米,超珠江新城、體育中心、越秀三大板塊之和。

在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的產業鏈條下,自2015年以來,琶洲西區共引進落地了騰訊、阿里巴巴、唯品會等27個龍頭企業,建設28個總部用地項目,包括消費及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互聯網游戲、數字傳媒、數字新零售、數字航運等領域,重點項目總投資規模達867億元。

琶洲總部經濟生態日益成熟,同步釋放著超強磁場效應。截至目前,琶洲已吸引今日頭條、中石油天然氣、中石化天然氣、寶武集團中南鋼鐵、三七互娛、歐萊雅、名創優品、紅星美凱龍等一批優質企業進駐。

央企區域總部、時尚新消費、高端商貿和新零售等樓宇新生力量集聚海珠,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1年,海珠區稅收超億元商務樓宇達14棟,較2015年增長1.33倍,樓宇經濟已經成為推動全區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一季度,琶洲租金價格逆勢上揚,成為廣州唯一一個錄得辦公樓租金上漲的商務區。

3強鏈補鏈形成上下游產業生態

“我們強化鏈條招商,通過引進樓主作為鏈主,補強上下游產業鏈生態,一棟樓里形成一個完備產業鏈。”楊曉告訴記者,樓宇經濟發展的新經濟特征日益突出,相較于地段、交通、租金這些傳統樓宇吸引力關鍵因素,樓宇業態、產業集聚、服務體系成為入駐企業更關注的因素。

這與海珠的招商理念不謀而合。

事實上,為保障琶洲地區產業的純粹性,海珠區采取產業先行招商政策,不以土地財政為首要考慮條件,讓利以吸引產業龍頭拍地建設總部型物業,前期以土地直接綁定產業主體,為區域未來的發展奠定產業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海珠采取“邊來總部、邊建總部、邊導產業”的“三邊”工作機制,通過強鏈補鏈,形成上下游產業鏈生態,逐步釋放新增優質樓宇供應體量,打造集聚度較高的信息科技、高端商貿、智能建設等特色專業樓宇。

2022年以來,海珠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產業在疫情沖擊下仍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一季度營收87.6億元,同比增長24.4%。

“相較于質優價宜的辦公場地,琶洲更吸引我們的是優質的‘朋友圈’和有溫度的企業服務。”一位廣報中心入駐企業創始人介紹。

早在2019年,海珠區便成立樓宇辦統籌負責全區樓宇經濟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樓一個服務專班”工作模式。

2022年以來,海珠區進一步優化樓宇經濟服務體系,在“一樓一個服務專班”基礎上迭代升級,進一步實體化樓宇辦架構,新設專職科室負責樓宇經濟工作,出臺《海珠樓宇招商服務指引》,為樓宇業主明確產業招商方向,從多方面升級樓宇經濟服務體系。

今年,海珠區再次推出利于發展壯大市場主體的創新服務舉措,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主線,加快優化營商環境?!逗V榛萜蠓瞻愤M一步整合集成全區教育、醫療、安居、產業扶持等方面優勢服務資源,按功能體系歸類組合打包,精準對接企業需求,著力紓解企業困難。

關鍵詞: 市場主體 營商環境 樓宇經濟 信息科技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