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高州市發布《黨建引領鄉村“微”治理十條措施》,旨在通過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微十條”,聚焦“小切口”激活基層治理“微動力源”,推動農村基層組織、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精準化、精細化,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構筑“微網格”,打造“微陣地”。通過全面實施“五化”一線黨建網格管理,深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聯系聯建活動,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政治功能、服務功能、治理功能,建設一批集學習、活動、服務、調解、議事等功能于一體的黨員志愿服務驛站、村民小組黨群服務站,打造“家門口的黨建”。
開展“微講堂”,探索“微積分”。市級、鎮村兩級分別依托黨校視頻直播系統、黨群服務中心主陣地,開展理論學習、政策宣講、技能傳授等,抓好線上線下教育。建立積分臺賬和“積分兌換超市”,通過“以服務換積分,以積分換商品”,激發黨員群眾在基層治理、為民服務中作表率、當先鋒。
發展“微產業”,智享“微管家”。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扎實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依托高州市社會治理現代化平臺,通過數字賦能,將數據與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等融為一體,整合綜治中心、風險防控中心、司法惠民服務中心三中心一體化運行,實現群眾有訴必應。
優化“微服務”,實施“微調解”。加大“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的推廣應用力度,建立健全“黨員幫辦事”服務崗,推動農村黨員志愿者當“代辦”,提供上門“幫辦”。推廣“老姚”調解工作室做法,因地制宜打造推廣一批“老黨員調解工作室”,發揮“調解能手”力量,協助調解鄰里糾紛。總結提升“半邊天”工作室做法,推動婦女積極參與農村基層治理工作,發揮婦女調解矛盾糾紛、加強基層服務參謀助手作用。
引領“微風尚”,織密“微監督”。大力開展文明村鎮、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戶等創建活動,開展最美鄰里、身邊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選樹活動,弘揚道德新風。健全村小微權力監督制度,探索形成群眾、村務監督委員會和上級部門等多方監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