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紅古區扎實推進撂荒地復墾復耕工作

發布時間:2022-05-20 09:41:59  |  來源:蘭州日報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安全事關國運民生,更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今年來,紅古區扎實推進撂荒地復墾復耕工作,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推動全區農業生產更好發展,力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紅古區自然資源局全力做好涉糧問題巡視整改工作,狠抓落實,總結經驗,全力抓實撂荒地核實排查整治工作,加強部門協調聯動,成立領導小組,落實責任,對照“三調數據”認真核實排查,摸清底數,強化整改落實措施,為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同時,該局通過加強耕地用途監管,強化占補平衡指標管理,嚴格日常監督巡察,及時發現和制止各類違法用地行為,規范管理設施農業用地,“零容忍”打擊“大棚房”、違建別墅、亂占耕地建房等違法違規行為,嚴禁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為全區糧食安全貢獻了自然資源力量。

紅古鎮堅持將宣傳引導作為推進撂荒地整治的重要保障,“線上+線下”推進宣傳全覆蓋,廣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耕地保護政策,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保護耕地、恢復撂荒地耕種的意義,有力推進耕地撂荒復耕復墾工作。鎮村兩級干部深入農戶、田間地頭,逐戶對撂荒地進行“地毯式”“拉網式”摸排登記,全面掌握撂荒地的實際情況,精準摸排撂荒地底數存量。實行“一地一策”整治,鼓勵有勞力的農戶自行復耕復種。對整戶外出、無勞力、土地耕種條件差的旱地以及產出效益低的山坡地,采取動員農戶將土地交由親友托管代耕、動員農戶將土地入股合作社等方式,快速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該鎮還成立了撂荒地專項整治工作督查組,實行隨機督查、隨時通報工作機制,不定期、不定點深入田間地頭對各村撂荒地整治情況進行實地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交辦、限期整改,確保整治落地見效。

平安鎮將所轄11個村劃分為10大治理片區,鎮包村組長作為片區負責人,各村支部書記為本村責任人,明確鎮屬部門責任,細化工作任務,強化溝通配合,形成遏制耕地撂荒合力。組織鎮村干部入戶積極開展撂荒地政策宣講,促使農戶將“要我種”變為“我要種”,自覺推進撂荒地復墾復耕。組織各村網格員深入田間地頭摸清底數,對撂荒地地理位置、耕地權屬、面積等進行認真清查,建立臺賬,做到可查詢、可定位,確保數據全面準確。同時建立撂荒耕地治理臺賬,根據撂荒時間、地理條件、耕種條件和撂荒原因等實際因素,針對性地向各村、各戶提出撂荒地整治措施意見。

花莊鎮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模式,按照鎮、村、社三級網絡進行分片包段,靠實工作責任,對全鎮撂荒地進行全覆蓋、地毯式排摸,摸清撂荒地地理位置、耕地權屬、面積、現狀等情況,并建立臺賬,根據撂荒性質和原因提出復耕計劃和措施,堅持分類施策、綜合治理。同時,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把土地流轉作為撂荒土地復墾的有效手段,動員農戶將土地流轉給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到因村制宜、分類施策。

關鍵詞: 土地流轉 綠色經濟 農業用地 糧食安全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