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南國路—南翔路—延年路片區管網修復工程項目啟動儀式在大良河(錦興路段)河邊舉行。
當前,順德正聚焦“以水興城”戰略,以水為脈開展城市重塑。鎮街作為順德治水大會戰的主戰場。圍繞“清岸、清源、提質、凈水、美岸、智慧、興城、愛河”八大行動,順德各鎮街如何破題?在“世界水日”,來看看鎮街治水鐵軍的新動向。
鐵軍出擊,治水清岸
世界水日,中心城區大良將焦點對準了母親河——大良河。為解決雨污管道混接問題,大良街道投入1559萬元對南國路—南翔路—延年路片區污水管網結構性、功能性缺陷進行修復,并對雨污混接點位進行改造,解決近良片區出現的河涌污染問題。
幾乎是同一時刻,龍江鎮在東頭村、東海村拆除涉水違法建筑8宗、面積達600平方米。目前,龍江“清岸行動”組建了21個村居清岸工作專班,積極部署并落實河長制及屬地負責制,已完成拆除238宗,拆除建筑面積約4.7萬平方米。
治水必須清源。千億大鎮容桂實施掛圖作戰,“5+2”“白+黑”,全面加強涉水企業監管。對于一些執法車輛難于覆蓋巡查的河岸沿線,容桂通過“行走順德、美化家園”機制,利用步行、船巡、無人機等多種方式加強巡查,提高企業偷排違法行為的及時發現率。
執法有力度,幫扶有溫度。在勒流街道,在因為利用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被罰款后,某電子企業遷建至勒流港集約工業區。勒流生態環境所對該企業加快審批服務,使該項目更快落地,并對企業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和技術支持。該企業投資400萬元在新工廠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由原來的化學混凝工藝升級為“生物處理+化學混凝+反滲透”工藝,實現40%中水回用,大大減少了廢水排放,環保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各顯神通,探索打法
以水興城是一項打基礎、立長遠的偉大事業,也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在攻堅克難的過程中,各鎮街各顯神通,因地制宜探索治水方法論。
豐富的生態資源,是均安鎮一張靚麗的名片,全域3.5萬畝基塘面積,讓它成為順德主要的水產養殖基地。但農業養殖排放尾水是造成河涌污染的源頭之一。因此,均安在均健公司牽頭創建的優質草皖產業園探索養殖尾水“智慧治理”的新模式,著力解決養殖尾水污染問題。
樂從鎮在黑臭水體整治工作中已摸索出管網先行,清淤助力,活水補充的整治思路,并初見成效。為此,樂從將首先對已整治驗收的英雄河城市黑臭水體,11條城鄉黑臭水體,以及10條農村黑臭水體開展長治久清工作,并力爭2022年完成所有河涌整治和驗收工作。
經過不斷的實踐,北滘鎮探索出了區、鎮、村聯動,“一步提前摸排、二步落戶宣傳、三步文書執法、四步動員自拆、五步限期拆除”的北滘清岸行動“五部曲”工作方式。
治水最終目的是治岸。在順德區治水試點陳村,“一村一品”的美岸行動已見成效。目前,該區已建成厘涌、前街涌、弼教文創公園、潭洲濕地公園等美岸示范項目,并正加快推進潭洲前街涌兒童主題公園等20余個美岸項目建設工作,計劃新增濱水公園13個、生態碧道8公里、馬拉松跑道18公里、慢行長廊20公里。
倫教街道則引進高水平規劃設計團隊,塑造外江、內河生態水廊,打造“印象倫教濱河環線”。目前,“百里芳華”倫教段正在建設中,順德水道東段碧道(倫教段)已完成建設,李家沙水道碧道建設工程預計5月前后呈現整體效果。
一年之計在于春。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和行動,順德各鎮街將穩扎穩打善作善成,全力以赴打造“以水興城”百年工程。(記者:蔣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