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坤科技在港招股書失效:兩年半虧損3億 存大客戶集中風險

發布時間:2022-03-23 11:24:31  |  來源:新經濟觀察團  

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到中國香港上市以來,醫療公司赴港上市熱潮風起云涌。但去年來,醫療AI類公司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去年,推想醫療、科亞醫療、鷹瞳科技、數坤科技相繼沖刺港交所IPO,被視為行業上市潮來臨。然而,除鷹瞳科技去年11月成功上市,斬獲“醫療AI第一股”外,科亞醫療、推想醫療相繼受挫,其中科亞醫療的招股書 “失效”超一年,折戟港交所;推想醫療招股書在2月份也已失效。

無獨有偶。在3月22日,新經濟觀察團發現,數坤科技(數坤(北京)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首次提交的招股文件也已處于“失效”狀態,無法查看。

不過,按照港交所規定,首次招股文件失效后,企業仍可繼續提交新版本,繼續沖擊上市。多家公司均因招股書到期失效選擇二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博日科技僅在第二次交表后第4天就通過了港交所聆訊。

但從數坤科技的業績表現來看,其毛利率高達84%,優于鷹瞳科技的61%、但仍舊存在醫療AI公司長期虧損、研發投入無底洞的通病外,數坤科技對大客戶依賴度很高,官網融資數據也比招股書實際數據多3.7億元。

“夫妻店”合伙創業上市前獲10輪融資官宣融資數據與招股書不符

招股書顯示,醫學影像數據占全部臨床數據的80%以上,是臨床診斷、疾病治療及健康管理的基石。隨著提供醫療服務對醫學影像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醫學影像數據量以每年約30%的速度增長。

數坤科技就崛起在這海量的需求當中。2017年,原就職于IBM的馬春娥創辦數坤科技。IPO錢,馬春娥為公司創始人兼CEO,其丈夫,同出于IBM的毛新生則擔任董事長,夫妻二人在人工智能、信息科技方面擁有深厚經驗。

IPO前,夫妻二人分別持有17.53%和11.82%的股份,員工激勵平臺數坤幸??萍汲止?.89%,由馬春娥控制;上述股東合計控制約34.24%的股份,為單一最大股東。

除了馬春娥夫婦,華蓋實體持有數坤科技10.22%的股份,為最大機構股東;遠毅實體、上海晨熹、紅杉實體(包括紅杉瀚辰及SCHP)等投資方分別持有9.12%、9.11%、8.62%的股份。

招股書顯示,IPO前,數坤科技公獲得10輪融資,累計金額為17.18億元。其中,A系列(A、A+)融資共1.80億元,B系列(B、B+、B2)融資約2.99億元,C系列(C、C+)融資約5.32億元,D輪融資約6.86億元。D輪融資完成后,公司估值達94.07億元。

不過,據貝多財經報道,數坤科技在其官網和公開報道中的融資數據與招股書內存在不符。

根據數坤科技官網,2018年5月至今累計融資額20.9億元,比招股書中多了3.7億元。其中,官網宣稱2018年5月完成A輪融資2億元,2019年2月B輪融資2億,2020年4月完成兩輪融資4億元,2020年12月完成融資5.9億元,2021年8月完成7億元融資。

而新經濟觀察團還發現,在多個宣傳報道中,數坤科技宣稱2017年7月份,拿到了遠毅資本220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但實際上遠毅智源的天使輪融資為2000萬元,輕舟互聯又投了133.33萬元,兩者合計天使輪也不夠2200萬。

不知道這些數據的差異,是數坤科技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舉?目前,數坤科技暫未對此做出評論。但對于一家將面臨資本市場全面考驗的擬上市公司來說,公眾將如何看待?

毛利率高于鷹瞳科技三年虧損3億 依賴大客戶

成立五年來,數坤科技已發展為提供疾病篩查、診斷及治療選擇與規劃的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目前,其數字醫生產品組合包括12款產品及25款候選產品,涵蓋五個關鍵治療領域,包括心、腦、腹、胸及肌骨系統。

招股書援引灼識報告,按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注冊證書數量計,我們在中國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解決方案供貨商中排名第一。

同時,數坤科技在中國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解決方案供貨商中擁有最廣泛的醫院覆蓋范圍。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其數字醫生產品已在中國逾1200家醫院采用及安裝,其中包括約80%的百強醫院及30%以上的三甲醫院。

這也帶來了數坤科技的業績騰飛。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數坤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6.4萬元、2477.1萬和5262.4萬元營收。

同期,數坤科技毛利率分別為83.4%、 83.5%和84.2%,穩步上升。這一數據大幅優于鷹瞳科技,后者2019-2021年的毛利率53%、61%和61%

但數坤科技也與其他AI類企業一樣,仍處于虧損狀態。報告期內,數坤科技分別虧損9129.8萬元、1.29億元、8742.4萬元,累計凈虧損超過3億元。

對于虧損問題,招股書解釋稱,源于與產品及在研產品以及業務有關的大量開支(包括研發開支、銷售及營銷開支以及行政開支)。預期將來會繼續產生經營虧損,且有關經營虧損可能甚至增加。

數坤科技特別提到了研發開支,稱公司一直大力投資于研發工作,這可能在短期內對盈利能力及經營現金流產生負面影響,且可能不會產生期望實現的結果。而在報告期內,數坤科技研發開支分別為4270萬元、6290萬元及8120元,占同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5589%、254%、156%。

研發投入無底洞,似乎是AI類公司的痼疾。想要實現商業化就必須加大研發投入,但投入會帶來巨額虧損,只能等待進一步融資輸血。如何向資本證明自我造血能力,是這類公司的統一問題。

除了虧損,數坤科技還存在依賴大客戶的問題。招股書顯示,其五大客戶包括分銷商及醫療設備制造商,均為獨立第三方。2019年,數坤科技只有一名客戶,創收80萬元;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990萬元及3760萬元,分別占收入的39.8%及71.5%。

同期,數坤科技最大客戶產生的收入分別80萬元、520萬元及3120萬元,分別占收入的100.0%、20.8%59.3%。

對于依賴大客戶的問題,數坤科技表示,公司處于商業化的初步階段,仍在建立商業化渠道,于往績記錄期間存在最大客戶的集中風險。隨著新產品的不斷推出,以及銷售和營銷能力的增強,計劃持續多元化收入來源,客戶基礎將更加廣泛。

然而,數坤科技承認,無法保證該主要客戶將繼續以目前的水平向其采購。也概不保證將能夠與該等客戶保持牢固的關系,亦不保證該等客戶將繼續合作。

不過,盡管數坤科技等醫療AI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個市場具有廣闊空間。

招股書顯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用于診斷的人工智能醫學影像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進入高速發展期,由2020年的低于10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28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22.0%,并進一步增長至2030年的76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2.0%。人工智能醫學影像的滲透率預計將由2020年的0.7%增至2030年的41.3%,醫學影像掃描量的復合年增長率為51%。

數坤科技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于核心產品與其他管線產品的研發、臨床試驗與注冊,以及商業化;通過收購、股權投資或合營企業尋求戰略合作機會,以實施在產品開發和行業滲透方面的長期發展策略;以及用于營運資金和一般企業用途以支持業務運營和增長。

關鍵詞: 醫學影像 人工智能 解決方案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