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深圳發布一系列重磅新政及舉措,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切實為企業減輕負擔。包括出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30條措施,國企將為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減免租金3—6個月,對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按照50%的稅額減征“六稅兩費”,企業可申請緩交失業保險費和工傷保險費等。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黃強表示,深圳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助企紓困力度的決策部署,堅決落實中央出臺的各項退稅、減稅、降費政策和省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盡快出臺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政策。
將出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30條”
“深圳拿出真金白銀切實舉措來減輕企業的負擔。”在發布會上,深圳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表示,深圳將構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政策體系,實施系列減負的措施,以更大力度助企紓困,緩解企業當下現金流的壓力。
在降低經營成本上,國企將為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減免租金3—6個月;在減稅降費上,對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按照50%的稅額減征“六稅兩費”,在深圳權限范圍內頂格減免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在緩交社保上,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可申請緩交失業保險費和工傷保險費,階段性降低企業生育保險費率。在獲得信貸上鼓勵銀行推出抗疫貸、復工貸等系列線上純信用金融產品,開設因疫情受困企業融資的綠色通道。深圳還將出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30條措施,催生壯大繁榮各類市場主體。
放寬市場準入,著力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深圳將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建設的200條措施,推動設立深圳商事法院。
在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方面,深圳將做到“四個突出”:突出貫徹落實國家系列助企紓困的政策,突出救急和救難,突出進一步優化企業服務質量,突出社會各界形成共識合力。
通過企業服務平臺收集到的訴求來看,80%以上深圳企業難題集中在成本增加、現金承壓等方面,因此深圳將針對性提出減免房屋租金、減輕水電氣費用負擔、補貼疫情消殺費用、緩解社會保險費、降低擔保和再擔保保率等舉措。
深圳既對全部市場主體實施普惠性幫扶,又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工業制造、餐飲、批發零售、文體旅游、交通和物流等市場主體開展精準幫扶。例如,針對當前文體旅游業服務暫停、旅行社經營困難,提出暫退旅行社全部質保金;針對當前深港跨境運輸模式調整后物流成本的上升,提出對深港跨境鐵路水路物流的費用進行補貼;鼓勵出租車企業給予駕駛員一定的租金減免等;對于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辦理證照的,深圳將幫助企業開展信用修復。
“千強結對子,萬企各區幫,長尾線上聯”
深圳一直堅持工業立市、制造強市,深圳市工信局局長余錫權表示,深圳將從多方面支持企業更好發展,推動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提質增效。
工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基本盤”,深圳多措并舉支持工業經濟發展。深圳市、區兩級政府全力幫助廣大企業順利渡過難關,重點針對深圳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制造業企業紓困需要,出臺保持資金合理流動性、降低制造業稅費負擔、支持企業擴產增效、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降低生產要素成本、保障產業用工需求等一系列扶持措施。深圳市工信局將持續完善深圳制造業發展頂層設計,構建產業規劃與政策完備、制造業園區連片建設、重大項目招引全程服務、市場主體梯次培育等多位一體的發展格局。
“在這一系列舉措的加持下,我們有信心在2021年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4萬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球工業重鎮。”余錫權說。
數字化轉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疫情當中顯示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深圳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深入實施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前瞻部署建設算力基礎設施、構建覆蓋“5G+千兆光網+智慧專網+衛星網+物聯網”的通信網絡設施,制定出臺軟件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信創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推動傳統制造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以數字化轉型增強深圳制造優勢。
深圳還將成體系高質量服務好企業。余錫權表示,深圳正構建“千強結對子,萬企各區幫,長尾線上聯”的常態化企業聯系服務機制,對697家骨干企業由市領導掛點服務,對工業千強企業由市工信局“結對子”精準服務,對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各區工信和企業服務部門對接服務;對“長尾”企業即數量龐大的小微企業,通過“深i企”平臺進行訴求及時收集辦理,實現服務企業全覆蓋,做到“常態聯系,有事服務,無事不擾”。
深圳還優化和拓展了全市統一的市場主體培育和服務平臺“深i企”服務內容。目前該平臺注冊企業用戶145萬家,接入78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匯集各類惠企政策信息約1.2萬條,發布資金扶持事項1800余項。“我們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讓惠企政策像快遞一樣精準直達企業。”余錫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