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科技:以“專注”鑄“專長”專精特新迎“黃金時代”

發布時間:2022-05-06 11:09:15  |  來源:大眾日報  

專精特新目前已成為政策熱詞、產業熱詞。在剛剛結束的濟南市兩會上,專精特新同樣成為代表、委員履職建言的高頻詞。

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國制造的重要支撐,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關鍵所在。對濟南而言,發展專精特新企業對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意義重大。那么,如何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更好助力經濟社會發展?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越科技”)董事長黃剛認為,站在新起點,應對專精特新企業分類精準施策,助推企業持續進階,攀上金字塔“塔尖”,為“強省會”建設提供更強支撐。

以“專注”鑄“專長”

專精特新迎“黃金時代”

所謂專精特新,即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專精特新企業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配套能力突出,是所在行業領域的“單打冠軍”“配套專家”。

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振興實體經濟、夯實工業化基礎、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舉措。對于濟南而言,大力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于補足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短板,有利于增強產業鏈創新能力,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早在2011年工信部就提出專精特新這一概念,十年間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近兩年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為省會城市,濟南堅持把提升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水平,作為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和加快壯大工業強市建設生力軍的重要途徑。專精特新企業不僅數量逐年遞增,且發展勢頭喜人。以2019年濟南市出臺《促進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為節點,濟南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由1家增長到35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由227家增長到950家,居全省首位;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由390家增長超過3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呈現出規模擴大、效益向好、品牌提升的特點。今年1月,濟南市出臺11條政策精準支持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眼下,專精特新企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

日前,企查查數據研究院發布《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據分析報告》,將考量視野放在全國,從專利角度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抽絲剝繭。報告顯示,“小巨人”企業多集中于山東在內的華東地區,占所有企業總數的42%,區域經濟發展強勁。在報告中,濟南企業超越科技表現亮眼,其發明專利數量位列全國第三、全省第一,成為佼佼者。

蓄創新源頭活水

企業練就“獨門絕技”

走進企業,“解剖麻雀”,超越科技是如何一路從市、省級過關斬將進入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行列,并躍升為濟南14家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之一的?

抗-55℃嚴寒,耐70℃高溫,能上海拔5000米高原,也能經受住95%的濕度考驗……在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不同型號、特性突出的全固安全計算機刷新著很多人對于計算機的認知。相對平時見到“嬌貴”的計算機來說,全固安全計算機則像計算機中的“特種兵”,能適應各種極端惡劣的環境。

26年來,超越科技心無旁騖專攻主業,練就了自己的兩項“獨門絕技”——高可靠加固計算技術與高安全可信計算技術,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產品全固安全計算機,主營業務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前列、領跑全省。

超越科技如何一步步成長為自主安全領域“補短板”的中堅力量?

專注于細分領域,超越科技堅持用技術創新激發企業發展活力。“為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超越科技在科研上飽和投入。”黃剛表示。每年拿出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環節,形成“三級研發體系”:一級研究院,主要開展未來3年—5年的創新技術研究;二級研發中心,承擔未來1年—3年的技術研究和研發項目;三級研發實驗室,主要從事當年產品維護和開發,支撐公司技術產品的迭代發展。

超越科技目前員工近1000人,其中技術研發人員占比達到52%。超越科技針對專用信息化裝備論證和研制周期較長的現狀,大刀闊斧推進人力資源彈性管理和員工晉升雙通道機制,實施創新人才激勵政策,讓甘坐“冷板凳”的科研人才擁有“熱待遇”。

目前,公司累計申請專利2400余項,自主研發的產品獲得十余項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同時獲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質量標桿、山東知名品牌等榮譽,成長為創新鏈上的“生力軍”和“先鋒隊”。

黃剛表示,目前公司設立專利規劃組,圍繞高可靠加固計算技術和高安全可信計算技術兩項核心硬科技形成專利布局,同時將公司基本要求和調動研發人員積極性相結合,全面布局優良的專利申請和組合,實現專利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將科技真正轉變成企業核心競爭力。

精準助力企業進階

為“強省會”建設提供強支撐

成為專精特新企業只是第一步。站上專精特新的跑道,企業既要有動力“快跑”,更要有耐力“長跑”,才能真正當好經濟轉型升級的“排頭兵”、創新驅動的“主力軍”。

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后五年濟南將聚焦打造創新發展高地攻堅突破,聚焦塑強產業競爭優勢攻堅突破。如何讓專精特新企業在其中更好發揮作用?

作為濟南市政協常委,黃剛已經連續三屆參加濟南市兩會。尤其最近兩年見證了濟南市對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不斷加大,也一直在思考專精特新企業如何為經濟發展助力。今年的濟南市兩會上,黃剛提出了《關于深化濟南市專精特新企業精準施策的建議》。

“既應看到濟南專精特新企業具備良好基礎和優勢,也應該正視優質企業數量不夠多、實力不夠強等不足。”他表示,針對中小企業量大面廣,分布廣泛,不同行業、不同產業中小企業發展差異比較大的問題,建議出臺更多特色的、個性化的政策支持,引導企業協同發展,增強發展韌勁和活力。

黃剛建議,根據專精特新企業的層級規模劃分為三檔,分別是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規模企業、小微企業,然后根據各個層級企業最緊迫的發展需求精準施策。比如針對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做大做強的需求,通過搭建對接平臺、編制服務指南等進一步提升其全國品牌影響力;針對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希望進一步做優做精的企業,建議從建立產品推薦目錄、形成特色企業群落等方式支持其轉型升級;圍繞小微企業則著力解決其融資難、申報門檻高、人才匱乏等難題,實現做多做活。

專精特新企業的品牌建設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發展,也直接影響著產業鏈龍頭企業品牌的含金量,更是品牌強國戰略的基石。3月2日,山東第一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出爐,超越科技榜上有名。

“入選‘好品山東’品牌體系是助推專精特新企業走向全國的一項重要名片。”黃剛認為,“專精特新企業應與‘好品山東’品牌建設掛鉤,推動企業自主創新實力與品牌高端增值兩者的強強賦能。”

黃剛表示,既要引導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參與到“好品山東”區域公共品牌建設中,提升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中“好品山東”認證比重,也要鼓勵具備一定發展規模的專精特新企業建立梯度品牌發展體系,按照高端品牌培育企業、“好品山東”等品牌建設標準增強企業能力,把企業的技術優勢、質量優勢轉變為品牌優勢,實現品牌增值。

關鍵詞: 超越科技 專精特新 龍頭企業 小微企業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