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聯手、合作……正在成為汽車圈的新潮流、新趨勢。
“截至7月13日零點,天際ME5 PLUS京東定制車型的預訂數量已達到2437輛,用戶預訂熱情居高不下。”7月13日,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汽車事業部整車業務部總經理袁野表示,與天際汽車的戰略合作有了初步收獲。不止于此,日前,京東還注冊了新公司來獨立運作相關業務。
“難道這是要復制華為賽力斯的合作模式?”京東牽手天際之際,業內便有了這樣的疑問。同時,大家也好奇,雙方的聯手又是采用什么樣的模式?于雙方而言意義又在哪里?
聯手打造合作新模式
前有華為旗艦店聯手賽力斯賣車,訂單數量暴增亮眼;現有京東牽手天際售車,又有哪些新看點呢?
“5000元就能訂購一輛京選好車天際ME5 PLUS,從外觀和公布的動力及配置參數看,這款增程式電動汽車還不錯,而且有終身質量擔保等優惠措施,價格也比較合理。”8月4日,剛剛在京東上交款訂車的消費者于先生向記者表示。
的確,價格是此次線上售車的主打因素之一。“誰說15萬元左右造不出智能車?”天際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海亮介紹,此次雙方合作網上出售的京選好車天際ME5 1012PRO與天際ME5 PLUS,都是增程式電動汽車,續駛里程超過1000公里,價格分別為14.99萬元和15.99萬元,天際將靠這兩款車打開平價智能電動汽車市場。
據了解,此次京東線上賣車的方式也與眾不同。一是用戶支付5000元即可抵扣1萬元購車款;二是同時可享受六大免費基礎權益,包括終身免費“三電”質量擔保、終身免費道路救援、終身免流量、免費首保、軟件升級服務、免費贈送隨車充電槍等。
其實,京東與天際的合作并不只是網上賣車這么簡單,前者還專門成立了新公司來運作相關業務。記者在企查查上檢索到,7月21日,京東全資成立了福州京東博遠貿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000萬元,經營范圍含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業務。
“京東牽手天際,與華為賽力斯的聯手有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同之處。”浙江新能源技術應用研究院研究員陸安程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相同點在于都是主打增程式電動汽車,這對于線上售車更為有利。因為增程式電動汽車可以通過油電轉換方式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能夠消除消費者的里程焦慮。不同點則首先體現在銷售方式上,華為主要利用線下旗艦店對年輕手機用戶群體的吸引力和品牌優勢來主推賽力斯;而京東主要是利用成熟的線上平臺優勢、價格優勢來吸引消費者。第二個不同體現在訂金上,相對而言,天際汽車更便宜,這其實是利用了線上銷售平臺的特點。一般而言,如果線上平臺價格太高,就難以引起線上消費的興趣,京東與天際可謂是充分利用了這一消費心理。
“其實,京東與天際的合作,與華為賽力斯最大的不同,是對造車參與程度的不同。”中南大學交通運輸研究中心研究員時蔚然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華為以自己的技術優勢,深度參與了賽力斯造車的過程,該車融入了華為的“三合一”電驅系統、智能座艙、L2.5級輔助自動駕駛系統、鴻蒙操作系統等,從而為賽力斯賦予了更多的新科技元素;而京東目前并沒有參與天際汽車的造車過程,只是為天際汽車提供了一個有品牌影響力的線上銷售平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京東天際的線上售車模式還處于探索階段,還需要雙方有更多、更新、更務實的舉措,來推動線上售車模式打開局面。”他認為。
京東為進軍汽車業做準備?
那么京東為何會突然與天際牽手,介入汽車銷售呢?
“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北方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曾文翔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談到,一是線上購物平臺目前普遍遭遇盈利“天花板”,從網絡購物平臺現有的商品類型、購物模式、配送形態來看,各平臺大同小異,難有新的大的突破,利潤因此也徘徊不前,很多購物平臺甚至出現了利潤下滑。二是汽車尤其是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異軍突起的朝陽產業,這意味著這一產業有較大的獲利空間,在當下如火如荼的跨界造車大潮中,阿里、百度、小米、360等“互聯網大廠”已紛紛入局,而京東由于各方面條件尚不成熟而無法入局,自然也希望自身有所突破,與天際汽車合作線上賣車,應該是京東希望開拓銷售新渠道,打造線上售車新生態的一種新探索。
合作,也有可能成為通向新的道路的橋梁。“的確,近些年來京東一直希望進入汽車行業,但由于外部環境所限,進展較慢。”西安交通大學數字經濟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陸載綱表示,早在2010年,京東就成立了汽車用品采銷部,進入汽車后市場;2013年上線京東一站式汽車養護平臺;2017年,京東提出“無界零售”戰略,發力汽車用品新零售。此外,京東也在積極儲備造車技術。在車聯網技術方面,京東與吉利、東風日產啟辰等企業合作,為其提供鏈接汽車和家庭等多場景的車聯網服務。在自動駕駛方面,京東于2016年成立了“X事業部”,專攻智能駕駛、無人駕駛,目前其已推出了L4級無人駕駛物流車。“由此看來,京東也有可能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跨界造車,因此,與天際的合作耐人尋味。”陸載綱表示。
京東與天際的合作的確耐人尋味。“在互聯網企業幾乎全部介入汽車行業的當下,京東也在加速進入汽車行業掘金。”齊魯智能和大數據研究中心研究員于振寰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利好前景,吸引著手機、互聯網甚至房地產等企業跨界造車。就京東而言,其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和資金儲備,與天際汽車的合作,或是其向汽車行業邁出的“試水”新一步。一方面,可以借此機會了解當今汽車消費者的興趣點和實際需求,一旦造車可將這些元素直接反映在車型設計上,避免多走彎路,省卻了很多市場調研的時間;另一方面,可以借機對智能汽車的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深入了解。至于未來,京東既有可能與天際這樣的造車新勢力合作造車,更有可能像小米那樣獨立造車,這是因為京東在資金、技術儲備上并不比小米遜色。
天際汽車或迎來轉機
雙方合作,受益的當然不止京東。對于生存艱難的天際而言,此次合作,或許是一個轉機。
“目前來看,低于10萬元的小微型電動汽車和高于25萬元的高端電動汽車基本是汽車銷售市場的主流產品,而15萬元左右的電動汽車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燃油車,因此,天際可能面臨著更大市場競爭壓力。”東方證券分析師覃筱鵬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在純電動汽車中,哪吒汽車、零跑汽車等電動汽車產品都聚焦于15萬元左右,與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相比,天際汽車無論從造車交付量還是品牌知名度上,都尚無優勢可言。而與京東牽手,借助京東線上平臺的品牌優勢,在現實條件下無疑對天際汽車有很大幫助。
“客觀而言,天際汽車還面臨著一系列有待破解的現實難題。”時蔚然表示,一是從造車新勢力隊列來看,“蔚小理”等頭部企業的月交付量均已超過5000輛,包括哪吒、零跑、威馬、愛馳都逐漸站穩腳跟,但天際汽車在交付量上還亟待提升;二是和蔚來等造車新勢力的新車型一樣,天際汽車的新車也要不斷聽取用戶意見,進行一些局部優化,張海亮也曾表示“滿足用戶需求最難”,只有這方面做得好,才能贏得用戶和市場;三是如同其他同行一樣,天際汽車仍然需要解決資金難題。公開信息顯示,天際汽車已經披露了兩輪融資,獲得資金共計65億元。同時,天際汽車還在積極籌備年內上市。但是,造車新勢力的幾家頭部企業中,每家企業年消耗資金都在數十億元。由此可見,天際汽車的資金情況并不樂觀。“與京東這樣的電商頭部企業牽手,既可以提高車型的銷量,也可以借機提高天際汽車的品牌知名度,從而有利于增加投資者的信任度,可謂是一舉多得。”時蔚然認為。
“通過雙方牽手線上售車,‘綁定’互聯網頭部企業,還可以增強天際汽車的‘新科技’標簽,無論對于融資還是繼續開拓市場,都有多重利好。”曾文翔認為,每家企業的實際情況皆不相同,復制華為賽力斯合作模式并不是目的,更為現實的問題是,天際一定要在合作過程中,提升車型的功能、配置尤其是質量,才能實現銷量的增加和企業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記者 趙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