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監督“催”出惠民停車場
近日,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智慧停車項目工地熱鬧起來,工人們緊張有序地施工,4塊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能容納1100輛機動車的停車場初現規模。
“停車場投入使用后,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違停被貼罰單了!”在停車場附近工作了近8年的某企業員工張遠光說。
近年來,作為徐州經濟建設主戰場的經開區,入駐企業越來越多,但同時也帶來多處路段停車難、停車不規范等問題,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和市民的出行安全,成為該區的“老大難”問題。
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徐州將“民生實事”審計作為重要環節,力求通過審計監督推動一系列惠民項目盡快落地見效,真正把實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針對老百姓停車難的問題,徐州市審計局聚焦政府債券資金支持的惠民項目開展審計,實地調查了經開區城市智慧停車場項目,發現其存在建設進度緩慢、債券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項目自2020年申請專項債券資金后,資金使用進度緩慢,征地拆遷和項目建設進度滯后,不能盡快滿足周邊企業員工和住戶的停車需求。
發現問題后,徐州市審計局黨組決定集中力量督促項目主管部門和實施單位盡快完善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盡快在人員密集、交通擁堵嚴重、停車問題突出的區域配建停車設施,緩解停車設施供需矛盾,改善城市停車環境,方便市民出行。
審計推動下,經開區多次召集相關部門和項目單位進行商議,不斷調整、優化停車場設計規劃方案,并結合經開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利用小微地塊、邊角地,千方百計多“擠”出一些停車位。
“近兩個月,公司已加快停車場的改造、建設進度,增加資金投入2400余萬元。”項目建設單位金恒建設產業公司的邵經理介紹,預計今年年內能完成4個停車場建設任務,提供小客車車位近550個、大貨車車位近150個、非機動車車位約400個,大幅度緩解目前停車亂象。(記者 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