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首個新能源電池企業補齊下一代汽車產業重要一環

發布時間:2021-08-02 08:28:47  |  來源:湖北日報  

簽約到開工僅歷時2個月

武漢首個新能源電池企業落地車谷

7月31日,總投資100億元的中航鋰電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武漢基地項目在武漢經開區通航產業園正式開工,項目用地面積約1200畝,主要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規劃產能20GWh。

這是武漢首個落地新能源電池企業。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歷時2個月,而從簽約到開工,同樣只用了2個月,創下“車谷速度”。

開工儀式現場,裝載中航鋰電產品的首批純電動客車正式交付。

補齊下一代汽車產業重要一環

中航鋰電成立于2007年,是專業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池管理系統、儲能電池及相關集成產品和鋰電池材料的高科技企業,裝機量排名國內前三,增速第一。

據悉,此次開工的武漢基地,是繼常州、洛陽、廈門、成都之后,中航鋰電在全國的第五個生產基地,產品主要配套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等應用領域。

中航鋰電董事長劉靜瑜表示,新能源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巨大,而目前市場上產能緊缺、高品質產品緊缺,作為“國家隊”,中航鋰電要為服務市場成就客戶而努力,為我國新能源事業發展和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而奮斗。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中航鋰電武漢基地的開工,將有利于武漢新能源產業鏈條加強和延伸,有利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規模提升和示范應用,打造共生共贏的良好行業生態,為武漢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為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

開工現場,中航鋰電攜戰略客戶金旅客車,向武漢通勤車輛保有量第一的武漢鐵龍通勤服務有限公司交付純電動客車。這是中航鋰電在武漢簽約投資后攜手戰略客戶的首次產品交付,也是從配套電池、主機廠到運營商三大主體頭部企業的首次“聯袂演出”,在武漢市、湖北省乃至全國都具有示范效應。

武漢經開區負責人表示,中航鋰電武漢項目的開工,標志著武漢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邁入高速跑道,借由電池企業在上下游的龍頭作用,將為武漢經開區補上下一代汽車產業發展鏈條的重要一環,并帶動武漢地區相關產業的群聚與市場的發展。

中航鋰電武漢基地效果圖。

簽約到開工僅歷時兩個月

“今天開工的中航鋰電武漢項目總投資100億元,是中航鋰電發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歷時兩個月,從簽約到開工也僅歷時兩個月。”

在開工儀式現場,中航鋰電董事長劉靜瑜為“車谷速度”點贊。她表示,中航鋰電將以最快的速度推動武漢項目及早建成投產,為武漢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做貢獻。

“車谷速度”的背后,是一群“有呼必應、有呼快應、未呼先應”的車谷“店小二”。

中航鋰電武漢項目建設管理部負責人張祥介紹,項目簽約后,武漢經開區第一時間為到崗工作人員配置了辦公、住宿及餐飲服務。項目落戶地的通航產業園區辦,每周組織一次項目推進會,針對企業提出問題與各政府部門現場連線,當場一一解決。區行政審批局啟動“承諾即開工”服務,組織各委辦局專業技術口,提前做好“點對點”服務,給予企業技術指導。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區規劃局、區建設局等則針對企業訴求,提供上門政策解答、事項推進等服務,確保了項目加快推進。

“經過30年的發展,武漢經開區積累了豐厚的造車底蘊,形成了良好的汽車研發和制造生態,正吸引越來越多行業頭部企業集聚。”武漢經開區通航產業園負責人介紹,便利的交通優勢和人才優勢也是吸引中航鋰電落戶的重要原因,雙方合作意愿非常高,一拍即合。

當前,武漢經開區正加快構建3+N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打造以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為三大支柱的產業集群。東風新能源產業園、億咖通汽車電子、環宇智行、華礪智行等30多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項目已投入運營,國電投氫能基地、眾宇動力、雄韜氫雄等一大批氫能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制造企業落戶,嵐圖汽車、吉利路特斯等新能源整車項目也將陸續投產。隨著小鵬汽車、中航鋰電等行業頭部企業加速涌入,中國車谷下一代汽車產業生態圈雛形初顯。(記者 謝慧敏)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