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盛隆鋼鐵產業研究院,幾位專家正在利用精密儀器加快研制新型高性能鋼材。該院研究的項目榮獲2021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全面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廣聚才、深育才、用好才,集聚企業高質量發展動能,取得顯著成效。引進一批國內冶金領域專家教授開展研發合作,產生經濟效益超過5000萬元。2021年產值545.53億元,同比增長38.09%。
盛隆公司壯大人才隊伍,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是防城港打造人才新高地、集聚發展新動能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市主動謀人才新策、強引才之舉、出惠才實招,強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服務管理,產業人才高地建設漸入佳境,為建設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目前,該市人才資源總量達17.22萬人,比2012年增長199.54%。創新產業人才激勵、引育、服務機制,“雙招雙引”工作經驗獲2021年全國基層人才工作創新案例。
A優化聚才環境“引能人”
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
防城港市持續完善黨管人才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聚焦重大人才政策制定,廣聚八方英才,積蓄發展勢能,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健全運行機制。設立防城港市人才儲備發展中心,建立人才“編制池”,統籌調劑全市事業編制用于人才引進。制定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職責和工作規則及成員單位工作職責,細化了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人才工作報告、人才工作聯絡員、領導干部聯系專家等制度,建立了統分結合、協調順暢、優勢互補、整體聯動的人才工作運行機制。
完善人才政策。積極為人才松綁,從管理約束向服務支持轉變。出臺《防城港市產業發展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獎勵暫行辦法》《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中國)促進醫學實驗室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給予人才科研經費、購房補貼、生活補助等63項支持,進一步提高獎補金額,增加支持項目,縮減申報流程。
創新引才模式。動態發布《急需緊缺人才專業目錄》,舉辦國際醫學創新合作論壇、中國—東盟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合作論壇等國際人才交流活動,組織“緊缺人才招聘月”“百名博士防城港行”等人才主題活動,引進高端人才服務機構合作引才,成功構建多層次的聚才途徑,精準引進重大產業高層次人才864人。
B優化產業環境“育強人”
謀篇布局產業創新平臺,是培育產業人才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防城港市聚焦生物醫藥、金屬新材料、文旅康養等產業發展,集成政策、集聚資源、集中力量,以更加開放的舉措建設人才創新創業平臺,打造創新源地。
打造人才“孵化地”。依托盛隆冶金、是光科技等龍頭企業和新興產業,推動廣西盛隆鋼鐵產業研究院、生命醫學重點實驗室等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技術轉移中心和創業孵化平臺等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實現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建成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從引進中科院老專家技術中心、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共建工作站,到與國家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創新平臺合作建設,都為科技人才及團隊提供了發揮才智、施展才華的舞臺。
注重人才成長成才。深入實施工業、農業、衛生等重點領域11項人才培養計劃,通過集中培訓、車間(田間)實踐、導師幫帶等方式,全方位培養產業人才。創建“名師名醫名家名匠工作室”“人才小高地”“人才優先發展示范點”,以高層次人才為引領,以學科為紐帶,培養骨干人才1326人。
抓好產學研深融合。建立北部灣海洋產業研究院、醫學創新賦能中心等一批產學研合作平臺,培育啟迪之星、智谷等一批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69項,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舉辦校地人才合作研討會,促進人才作用與產業發展有效對接,推動63個產學研項目合作。舉辦中國博士后科技服務團防城港行等系列活動,吸引86所國內外高校、2000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來港創新創業,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國醫大師工作站、教授工作站、老專家技術中心等一批產學研平臺,開展科技服務項目362項,為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動力。
C優化發展環境“用好人”
防城港市將人才工作緊緊嵌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進“人才鏈”精準服務“產業鏈”,聚焦生物醫藥、鋼鐵、有色金屬、綠色新材料等產業發展,用好用活人才。
集聚專家建設試驗區。隨著生物醫藥類重點項目落戶防城港市,一大批來自不同領域的院士和專家紛至沓來,為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規劃建設出謀劃策。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院士扎戈羅德尼、蘇州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原主任薛智謀等一批著名專家擔任醫學發展顧問,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先杰擔任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醫學顧問,為試驗區規劃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
抓項目興產業促發展。防城港市共引進各類生物醫藥科技項目27個,吸引各類總投資超過219億元。引進以藥明康德、軍科正源等一批行業領軍的藥品研發機構和企業,聚力打造從模型動物開發研究、疾病模型構建到創新藥研發的產業鏈。建成醫學創新賦能中心、軍科正源藥物代謝動力實驗室,開展食品安全與營養創新平臺建設,為建立區域醫藥研發基地打下堅實基礎。
加快形成人才集聚效應。以產業鏈打造人才鏈,以產業集群催生人才集群。2021年,防城港市深入開展補鏈、延鏈、強鏈專項行動,集中打造鋼鐵、有色金屬、糧油食品、綠色新材料4個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當年,鋼鐵行業產值1075.2億元,成為該市首個產值破千億元的產業。隨著千億級鋼鐵產業集群的建成和醫學試驗區的進一步建設,鋼鐵冶金人才項目和生物醫藥產業人才項目的集聚優勢與集聚效應均已初步顯現。比如,盛隆冶金堅持“投資人才就是投資未來”的理念,近3年獎勵科研創新先進集體和個人共3600萬元。
D
優化服務環境“留住人”
人才競爭,背后其實是人才生態的競爭。防城港市牢固樹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理念,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
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營造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對優秀人才不僅給予物質獎勵、也給予人文關懷,加強人才先進事跡宣傳,大力營造尊才、重才、愛才氛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發揮人才示范引領作用,為港城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凝聚人才力量。
打造良好生活環境。針對子女教育、醫療保障、住房保障等人才生活“關鍵事”,統籌教育、醫療、交通等資源,整合社會各界力量,建立市、縣一體化公共服務資源供給體系和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確保人才享受優質服務。
創造良好社交環境。去年以來,依托市、縣兩級黨群服務中心、“人才之家”等,組織人才沙龍、學術研討、云交流等活動156場次,幫助人才擴大“朋友圈”“社交群”,用真情架起與人才溝通交流的“連心橋”,增強人才歸屬感。(記者:苑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