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游線路受歡迎 年輕人憶先烈學黨史
“是這里嗎?”“對,就是這里!”昨天上午,兩個女孩跟著手機導航,走進東城箭桿胡同的《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國慶假期,不少市民選擇到紅色旅游景點探訪,其中年輕游客占了不小的比例。
從北池子頭條西口進入,順著胡同口的路標往里走,拐進騎河樓南巷,走不遠就是箭桿胡同,《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就坐落在胡同里。“孩子給我們預約來這里參觀的。”國慶假期,陳女士夫妻倆從河南老家趕來跟在北京讀書的女兒團聚,女兒提議帶老兩口兒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轉轉。
“我在家里看過《覺醒年代》電視劇,正好孩子說過來參觀,我也實地感受一下當年先輩們為了探索國家前途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在門口掃完健康碼,陳女士頗有感觸,她說站在舊址門口,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激情澎湃的年代,很多人為了尋求救國的真理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寶貴的生命。“正是他們不怕犧牲的精神,才換來了今天幸福的生活,革命先輩的付出令我們感動。”
在門口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介紹,之前來舊址參觀的老年游客居多,但現在年輕游客越來越多。“很多游客,尤其是年輕人都是抱著學習的目的過來參觀,感受黨史教育。”
距離《新青年》編輯部舊址1.1公里,就是北大紅樓。上午10時許,在大門口東側的人行便道上,已經有近20名游客,大家秩序井然地驗票、掃碼。在這些游客中,多一半都是年輕的游客,也不乏帶著孩子過來參觀的一家三口。“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正好趁假期帶著孩子來參觀了解黨的歷史,讓他感受一下如果沒有當年這些革命先輩們的付出和犧牲,也不會有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拉著兒子的小手,正在排隊驗票的張女士說。
在北大紅樓門口,也不乏一些沒有預約的游客,大家拿著手機在門口紛紛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