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據臺“中時新聞網”8月25日報道,臺當局行政機構院會當天通過2023年度總預算案,歲出2.7萬億元(新臺幣,下同),較2022年度上漲4680億元,增長20.8%;其中防務部門整體預算規模達5863億元,較今年增加716億元,增加幅度13.9%。總預算及防務整體預算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臺防務部門辯稱,大陸不斷擴大針對性軍事行動,防務部門預算將重點推進機艦本土化制造,提高裝備妥善率、補充彈藥存量,并發展不對稱作戰。
臺“中時新聞網”報道
臺防務部門25日下午發布新聞稿稱,2023年度防務部門主管歲出預算4151億元,較今年法定預算增加475億元,增長12.9%;若加上用于新式戰機(F-16V Block70)及海空戰力提升計劃采購特別預算1083億元,合計達5234億元,較2022年度相同基礎增加677億元;若再加上非營業特種基金629億元,臺防務部門整體預算將達到586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今年增加716億元,增加幅度約為13.9%。
(資料圖片)
臺防務部門還指責大陸方面近年不斷擴大針對性軍事行動,常態化出動軍艦、軍機“襲擾”臺灣周邊海空域。除編列預算滿足人員維持支出、并重點持續推動機艦本土化制造、提高裝備妥善率、補充彈藥存量、提升后備戰力,并發展不對稱作戰,以加速防務力量建設。
與此同時,臺“中央社”援引臺行政機構“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稱,明年度防務總體預算5863億元,占島內生產總值(GDP)2.6%。相比之下,今年度防務總體預算為5147億元,占GDP 2.2%;往年則多半占據GDP的2.0%到2.1%之間。
臺軍無人機被島內媒體認為是不對稱戰力的重要一環(臺“中央社”)
朱澤民聲稱,因應兩岸情勢、軍機升空、艦船出海頻繁,推動軍方的作業維持費用上漲,明年度編列1337億元,較今年增加271億元,幅度增加最多達25.4%。
他還稱,防務預算和防疫經費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預算編列的討論過程也是盡量滿足防務需要。若經費不足以應對明年度需求,將會動用相應預備金進行支援。
除創下歷史新高的防務總體預算外,臺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應詢表示,明年度預算規模為史上最大,還債金額是22年來新高,且“少子化”對策經費為1088億元、教育經費3488億元、長照經費649億元、住宅經費358億元都是歷史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臺防務部門拿大陸說事大增防務預算之際,臺軍校新生報到率卻創下新低。
臺媒8月24日爆料稱,受到少子化沖擊,加上兩岸情勢緊張,今年臺“陸軍專科學校”新生報到率創史上新低。6月底新生報到人數僅200多人,只有規劃招生人數的1/4。這讓臺防務部門“大為震驚”,緊急決定延長新生報到時間,但仍無法突破300大關。有知情人士透露,許多島內家長害怕當前兩岸局勢緊張,不愿讓子女報到、從軍。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3月3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曾表示,要安寧、要發展、要過好日子,是臺灣同胞的主流民意,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民進黨當局違背民意,不斷拋出所謂“最強教召”“延長兵役”“擴大預算”等話題,煽動“抗中保臺”,完全是為謀求一黨私利的政治操弄。表面說要保護臺灣民眾,實際上是把臺灣民眾推向戰火,險惡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