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云上咸安報道8月24日,晴日當空,田間地頭,咸安區向陽湖鎮北嶺村種糧大戶汪青山正在自家農田上來回忙碌??粗殂樗髟丛床粩嗔魅氲咎铮镜拈L勢越來越好,他臉上的笑容逐漸舒展……
汪青山是北嶺村的種糧大戶,以前一直從事出租車司機職業,2014年他返回家鄉開始種植糧食。2017年汪青山成立了咸安區湖香源種植專業合作社,引導和鼓勵周邊農戶共同發展農業。今年,合作社共種植了1000余畝水稻,其中,汪青山自己就種植了100多畝水稻。連日來的高溫,加之當地降雨嚴重偏少,稻田邊上的溝渠水源逐漸見底,如果再不引水灌溉,這一片稻田將面臨減產的風險。此前的一段時間,汪青山的臉上寫滿了焦慮。
正當汪青山一籌莫展時,向陽湖鎮積極對接上級水利部門對章家湖、斧頭湖等水域進行開閘調水,還調動抽水泵、潛水泵及周邊水源、抗旱灌溉設施,采用噴灌、漫灌、滴灌等方式進行抗旱應急,為水稻田農作物緩解旱情,速解村民的燃眉之急,使得抗旱保墑工作得到有利保障。
“我們一邊通過斧頭湖三八口提閘放水自流灌溉;一邊正通過筑壩,架線,水泵二次提水到地勢較高稻田,緩解了北嶺村及周邊村子5000余畝干旱稻田灌溉問題?!毕蜿柡偙睅X村黨委書記吳新法說道。
“我們合作社的千余畝稻田都處于向陽湖圍垸內,鎮里及時把斧頭湖的水引來了,稻田兩側的溝渠水源很充足,我們每隔3天時間就打開一次潛水泵,一次抽水10個小時,確保稻田灌溉到位。”汪青山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說。
受汪青山影響,合作社其他成員也不等不靠,他們搶抓時間,盡最大努力抗旱自救,減小損失,將飯碗牢牢端穩在手中。
目前,汪青山合作社的所有稻田都已實現灌溉全覆蓋。清晨的時候,汪青山早早就來到稻田,輕輕按一下開關,潛水泵便開始抽水,隨即他便馬不停蹄地趕去北嶺村1組為農產品加工車間建設忙活,等到傍晚時分,再回到稻田,關閉潛水泵。
吳新法向記者介紹,合作社今年投資500多萬元,區鄉村振興局幫扶資金90萬元,新建農產品加工車間,購置4臺自動化糧食烘干機,專門用于糧食烘干存貯以及深加工。目前,農產品加工車間正在有序施工中,預計下個月就可以正式投產,屆時,北嶺村以及周邊種糧大戶均可以在此進行糧食加工。
“合作社的千畝稻田全部都是稻蝦連作,每畝純收入能夠達到3000多元;糧食加工車間馬上也能夠竣工投產,能夠滿足萬畝糧食的烘干加工?!蓖羟嗌礁吲d地說,目前,合作社成員還在積極有序地進行抗旱,對于今年秋糧豐收,他很有信心。
(融媒體記者:聶國力 通訊員:張沖 編輯:董盈 責編:余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