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業績大增,新規五一后實施,醫美板塊又火了?

發布時間:2022-04-26 13:53:38  |  來源:中財網  

4月26日早間,醫美板塊多股拉升,新華制藥、奧園美谷(疊加房地產)漲停,東寶生物漲超12%,華熙生物、愛爾眼科、愛美客等大漲。

消息面上,4月25晚間,華熙生物發布一季度報:2022年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約2億元,同比增長31.07%,增幅較2021年年度有所回升。另外公司近期稱 “水解透明質酸鋅”通過國家藥監局化妝品新原料備案。

此外,行業龍頭愛美客近期也發布年報,凈利潤增超110%。

另一方面,國家藥監局3月24日發布新修訂的《禁止委托生產醫療器械目錄》,將于2022年5月1日起實施。

輕醫美項目仍受青睞

根據醫美查發布的3月醫美消費趨勢榜,非手術類醫美項目更受到消費者青睞,在消費規模、消費訂單量上分別占據60%、96.67%的比例。具體數據顯示,今年3月,醫美消費規模TOP5項目分別是緊致提升、熱瑪吉、注射瘦臉、注射瘦小腿、光子嫩膚。

其中,緊致抗衰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從消費規模上看,緊致提升項目的消費規模同比增長587.99%。與此同時,美白嫩膚需求也穩步上升,光子嫩膚下單量環比增長47.37%,位列3月醫美消費訂單榜的榜首。

新規落地在即,水光針迎監管

據《禁止委托生產醫療器械目錄》顯示,與2014年的版本相比,新修訂的《目錄》去除了生產工藝已較為成熟的產品,如腔靜脈濾器、心血管栓塞器械、植入式胰島素泵;新增及細化了近年來出現較多可疑不良事件的醫美植入材料:整形填充材料、整形用注射填充物、乳房植入物、組織工程支架材料。

上海國際醫學園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介紹,按新版目錄,整形用注射填充物也包括“水光針”等當下熱門產品。

另一方面,國家藥監局調整《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下簡稱《目錄》),將“水光針”等產品納入III類醫療器械管理,并進一步明確產品成分、用途等。

從2021年的市場狀況來看,注射類醫美項目占非手術類醫美的的42.5%,而玻尿酸在注射類醫美消費占比中達43%。

浙商證券指出,該政策對僅具備研發能力、不具備生產能力的初創型公司影響較大,但愛美客、華熙生物等龍頭企業的醫美產品均為自產,預計不會受到該政策影響。

行業市場超千億

從醫美行業的發展歷史看,早期的醫療美容主要用于戰后的外科修復,后逐漸發展為人們對于外在美的追求。隨著這種發展,醫療美容行業也從最初僅具有醫療屬性,演變為“醫療”+“消費”雙重屬性特征。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30年全球醫美市場規模的復合年化增長率預計超過10%,達到11.1%,其中2021年至2025年,全球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將保持10%以上的增速,而后5年增速緩慢降至個位數。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的市場規模自2016年的776億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幣1549億元,復合年化增長率為18.9%。

長城國瑞證券預計,醫美市場2030年將達到6535億元,2020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化增長率為15.5%。

結構方面,據醫美查發布的3月醫美消費趨勢榜顯示,非手術類醫美項目更受到消費者青睞,在消費規模、消費訂單量上分別占據60%、96.67%的比例。

長城國瑞證券分析稱,和全球醫美市場規模的結構不同,我國醫美市場自2020年以后呈現出非手術類項目市場規模大于手術類項目的情況,且非手術類項目/手術類項目的市場規模比值逐步從2020年的1倍左右增長至2030年的近2倍,說明我國的非手術類醫美項目增長空間巨大。

后市怎么看?

浙商證券指出,醫美監管趨嚴、政策持續收緊,安全合規是第一要義。未來隨著走私水貨打擊力度的持續加強,以及非法機構的加速出清,資質合規、重視醫生隊伍建設的成熟龍頭將進一步受益。

華安證券表示,醫美行業需求端持續擴容,供給端產品更加多元化,政策端對于醫美機構和醫美產品監管加強。看好擁有III類醫療器械證、產品矩陣布局完善的上游醫美企業和下游長期規范經營的醫療機構。

東亞前海證券認為,年初以來多地疫情反復影響終端消費,一線城市疫情爆發背景下到店業務受到顯著沖擊,但預計疫情得以控制后終端消費或將迎來需求爆發的小高峰,全年行業增速或呈“前低后高”態勢。

關鍵詞: 市場規模 醫療器械 醫療美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