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利民股份:公司關于公司及子公司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利民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
公司及子公司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一、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的背景
利民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及子公司國際貿易金額較大,為有效規避外匯市場的風險,防范匯率大幅波動對公司業績造成不良影響,提高外匯資金使用效率,合理降低財務費用,增強公司財務穩健性,公司及子公司擬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
二、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概述
為了降低匯率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公司及子公司擬結合實際業務需要開展以套期保值為目的的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業務品種不限于遠期結售匯、人民幣和其他外匯的掉期業務、外匯買賣、外匯掉期、外匯期權、利率互換、利率掉期、利率期權等外匯衍生品交易品種。公司開展的外匯衍生品交易品種均為與公司基礎業務密切相關的簡單外匯衍生產品,且該類外匯衍生產品與基礎業務在品種、規模、方向、期限等方面需相互匹配,以遵循公司謹慎、穩健的風險管理原則。
三、外匯衍生品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涉及外幣業務,隨著全球化的業務布局和海外業務的迅速增長,為有效規避匯率波動風險,增強財務穩健性,公司擬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以降低匯兌損益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的影響,該業務的開展具有必要性。公司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并完善了相關內控制度,為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配備了專業人員,公司采取的針對性風險控制措施切實可行,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具有可行性。
四、公司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的基本情況
1、交易額度及授權有效期
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子公司擬開展總額度不超過2億美元(或相同價值的歐元等外幣)的外匯衍生品業務,該額度自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 12個月內有效,有效期內額度可循環滾動使用,展期交易不重復計算。有效期內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子公司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任意時點余額不超過2億美元(或順延至該筆交易終止時止。
2、資金來源
公司擬開展的外匯衍生品交易資金來源于公司閑置自有資金。
3、交易對象
經監管機構批準、有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經營資格的金融機構。
五、風險分析
公司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遵循合法、謹慎、安全和有效的原則,不做投機性、套利性的交易操作,但外匯衍生品交易操作仍存在一定的風險。
1、市場風險:因外匯行情變動較大,可能產生因標的利率、匯率等市場價格波動引起外匯金融衍生品價格變動,造成虧損的市場風險。
2、內部控制風險:外匯衍生品交易專業性較強,屬于內控風險較高的業務,可能會由于內控制度不完善而造成風險。
3、客戶違約風險:客戶應收賬款發生逾期,貨款無法在預測的回收期內收回,會造成延期交割并導致公司損失。
4、回款預測風險:業務部門根據客戶訂單和預計訂單進行回款預測,實際執行過程中,客戶可能會調整自身訂單和預測,造成公司回款預測不準,導致外匯衍生品延期交割風險。
六、風險控制措施
1、公司開展的外匯衍生品交易以鎖定成本、規避和防范匯率、利率風險為目的,禁止任何風險投機行為。
2、公司已制定嚴格的《外匯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對外匯衍生品交易的操作原則、審批權限、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的內部審批流程、信息保密、風險控制程序、信息披露等作了明確規定,控制交易風險。
3、公司將審慎審查與銀行簽訂的合約條款,嚴格執行風險管理制度,以防范法律風險。
4、公司財務部門將持續跟蹤外匯衍生品公開市場價格或公允價值變動,及時評估外匯衍生品交易的風險敞口變化情況,并定期向公司管理層報告,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提示風險并執行應急措施。
5、公司內部審計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外匯衍生品業務相關交易流程、審批手續、辦理記錄及賬務信息進行監督檢查。
七、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的可行性分析結論
公司擬開展的外匯衍生品交易是基于正常生產經營的需要,降低匯率波動對公司的影響,有利于提升公司外匯風險的管控能力,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該業務的開展具有必要性。公司已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落實風險防范措施,所采取的針對性風險控制措施切實可行,公司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具有可行性。
利民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22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