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多個博物館暑假入館人數大幅上升 親子游為啥選它

發布時間:2023-08-28 13:55:34  |  來源:廈門日報  

市民游客在博物館觀看展覽。


(資料圖片)

今年暑假,全國不少地方博物館游火熱,游客量大增。廈門也不例外——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館長方思特介紹,今年7月份,風琴博物館參觀者超3萬人,較去年有了較大幅度提升。數據顯示,暑假以來,廈門市博物館觀眾總量35.58萬人次,日均近7000人次,是去年同期的3倍。華僑博物院7月參觀人數為21313,8月參觀人數預計將達25000。

“今年暑假,我們推出‘跟著文物去旅行’活動,將故宮文物和島上文保建筑資源有效結合,梳理推出適合學生的游學線路,引導孩子們從歷史、文化、自然、建筑等角度參觀展品,全方位提升青少年的認知水平和文化素養。”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副館長潘志芳告訴記者,今年暑期以來該館參觀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大幅上升的態勢。

在廈門,市民游客為何選擇帶孩子游博物館?連日來,記者走訪觀察。

旅行選擇當地博物館 了解城市文化

“哇,好大的風琴啊!”8月17日下午1時許,在鼓浪嶼風琴博物館,從山東來廈游玩的李女士帶著5歲的兒子在館內參觀,孩子被碩大的風琴展品吸引住了。

“我從他3歲起,就有針對性地對他進行樂器培訓。鼓浪嶼是著名的琴島,島上有不少音樂藝術家,這次暑假帶他來,也是希望他感受琴島的藝術文化氛圍。”當天晚上,李女士還準備帶兒子去聽音樂會。

“每到一座新城市,我都會帶著孩子參觀當地的博物館,了解這座城市的文化。”8月20日上午9時許,在廈門市博物館,游客祝女士告訴記者。

沈先生帶著兩個孩子在參觀“景德鎮陶瓷珍品展”。他告訴記者,自己想帶孩子多看看一些珍稀展品,希望孩子從小開拓眼界,而且,在夏天,博物館比戶外涼快多了,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參觀。

高科技加持 博物館“活”起來

語音導覽、多媒體互動、3D投影技術、大屏幕投影……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到眾多珍貴的文物,還可以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更深入地了解歷史和文化。如語音導覽系統,就為參觀者提供了詳細的講解,每個展品都有相應的解說,使參觀者能更全面地理解歷史背景和藝術價值;帶有視頻的多媒體互動設施更是給參觀者帶來沉浸式體驗。觸摸屏幕,游客就可以與展品互動,觸發各種效果和聲音;3D投影技術的運用,讓文物全方位展現在眼前。新技術極大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讓博物館“活”起來了。“展覽設計生動有趣,讓我真正領略到了不同文物的豐富多彩。”來自外省的張女士說。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