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毓秀·融媒振鄉村”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巫溪縣觀峰村采訪調研,對話鄉村醫生王應成。
(資料圖)
作為觀峰村唯一的一位醫生,王應成從來沒有下班時間,只要有病人,他都隨時趕去醫治,無論是頭疼腦熱,還是偶有心結,村民都會在第一時間找到王應成,周邊村莊的村民也慕名而來。從業五十二年來,王應成遇到過很多危險,但他始終兢兢業業守護著村民們的身體健康。
“只要有病人找他,他都會趕去”
拿著火把,背起藥箱,深夜趕往病人家中是王應成的生活常態,他已經記不清走過多少夜路,受過多少傷。“無論什么時候,王醫生都是隨叫隨到。即使是三更半夜,只要有病人找他,他都會趕去。他收費不多,大家都能給得起。”談到王醫生時,村民笑著豎起了大拇指。王應成在村里治病,從來不收任何手續費和上門費,只收取基本的藥材費,即使收入微薄,王應成總是盡力救治每一個病人。
大學生與村民交談。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憑借嫻熟的醫術和相對低廉的費用,王應成在周圍的村子聲名遠揚。曾多次有其他醫院和村莊用高薪聘請他過去工作。“畢竟大醫院工資多,怎么可能不想去嘛,但人還要熱愛自己的家鄉,不能只想著賺幾個錢,和老百姓之間的感情也是很不容易呀?!毕嗵幎嗄?,王應成和村民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礎,他經受住誘惑,一直堅守在村里治病救人。
“王醫生啊,他醫術真的很好”
五十二年前,十四歲的王應成剛從衛校畢業便回到家鄉巫溪縣觀峰村,成為了一名鄉村醫生。
“我們讀完回來,主要用一根針、一把草治病,其實就是針灸、草藥還有推拿?!钡鯌缮罡羞@還遠遠不夠,“我啊,主要靠自己學習”,他收集了很多醫書自行學習,如《行醫手冊》、《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等;他還常常參加巫溪縣衛生系統組織的培訓交流會,不斷提升自己,錘煉醫術。
在幾十年的行醫實踐中,王應成一直堅持醫術和醫德同步提升,不斷努力學習、鉆研。一次,一個孩子誤食有毒植物,生命危在旦夕。家長急忙送到村衛生室急救,王應成未曾治過這種病例,不敢隨意治療,建議他們送往鎮醫院。家長表示:“鎮醫院太遠,我們只能依靠你了,你大膽治?!庇谑峭鯌梢ба溃杆僬归_急救,憑借自己的醫學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最終成功救回孩子。
此后,村里只要一出現類似病例,就會找到王應成。他的醫術是有目共睹的,提起王應成的醫術,一位村民頻頻點頭:“王醫生啊,他醫術真的很好,我們周圍的人找他,他都能治好?!?/p>
今年已經66歲的他,仍然堅持每天為村民看病抓藥?!爸灰疫€干得動,就會一直干下去?!闭f罷,王應成又繼續埋頭工作。
關鍵詞: 鄉村醫生